波士尼亞與赫塞哥維納(二)塞拉耶佛

 波赫內戰時的「塞拉耶佛小姐」       
                1993年波士尼亞內戰時期,17歲的塞拉耶佛小姐,借出國參加選美大會的機會,與佳麗們手持著布條,上面寫著 "DON'T LET THEM KILL US." (“別讓他們殺了我們。”)        當時,由美國記者Bill Carter發起,邀請U2主唱,Bono製作,U2原唱的曲子,曲名Miss Sarajevo (塞拉耶佛小姐)。
                MV版本是由U2和帕華洛帝在1995年在義大利的演唱會錄音,影片背景是1993年正在遭受波士尼亞內戰的塞拉耶佛。部分情景正是塞拉耶佛小姐參加選美手持布條的場景,也因為這首歌,喚起國際社會的正視,間接促成了聯合國介入波士尼亞內戰。

波士尼亞的選美小姐與佳麗們手持布條,上面寫著 "DON'T LET THEM KILL US." (“別讓他們殺了我們。”)   照片取之網路

 


   Miss Sarajevo   U2和帕華洛帝主唱              音樂取自YouTube





波赫的國家重建
                1995年三方赴美國簽訂『戴頓協定』(Dayton Accord),將波赫分成穆克聯邦和塞族共和國兩個政治實體,以及布爾奇科(Brick)特別行政區。由北約組織部隊在波赫境內駐紮以維持和平秩序。故波赫》是「一個國家、兩個政治實體」,權力分配及行政運作,異於一般國家。

  塞拉耶佛市旅遊地圖。


 
拉耶佛玫瑰

        《波赫要脫離南斯拉夫獨立,引發長達3年多的內戰,其間,有20萬人死亡、200萬人逃難,成千上萬名婦女淪為敵軍的性奴隸。
                內戰時染了滿地的血跡,當地人民塗上紅色來追悼死傷者。這些紅色印記被稱為
拉耶佛玫瑰」,塞拉耶佛街頭處處可見,以提醒戰爭的慘痛,及和平的重要。

   塞拉耶佛玫瑰。




「遇見文化」
                塞拉耶佛被稱為「歐洲的耶路撒冷」,市區街上有條「遇見文化」的界線,線的東邊是伊斯蘭土耳其區、西邊是天主教奧地利區,兩個時常發生衝突的宗教,如今在此和平共存。

「遇見文化」指示牌。



「遇見文化」的界線,以東是伊斯蘭土耳其區。



「遇見文化」的界線,西邊是天主教奧地利區。



土耳其區
噴泉廣場









格茲·胡色雷·貝格清真寺
                建於16世紀,它是波赫歷史上最大的清真寺,巴爾幹地區最有代表性的鄂圖曼建築之一。建築群包括伊斯蘭中小學公共澡堂拱頂市場等,是城市發展的基礎。
                格茲·胡色雷·貝格清真寺是世界第一座使用電和照明的清真寺,在1898年。庭院中有淨水池,信徒們會洗手洗腳,赤足進入寺內。





   清真寺的圍牆



   土耳其區街景








奧地利區
              天主教聖心堂,是哥德式雙塔和仿羅馬式玫瑰窗,竣工於1889年,是波赫地區最大的教堂




   教宗保羅二世雕像立於2014年,是紀念1997年訪問塞拉耶佛。



   奧地利區街景



   「永恆的火焰」—象徵二戰時勝法西斯,紀念在塞拉耶佛遇難的士兵和平民。



                   塞爾維亞正教會主教座堂,聖母聖誕大教堂,外觀巴洛克式,建於1863 ~ 1868年,有三座巴西利卡和五個穹頂。

 


               自由廣場裡的雕塑建於1997年,表示塞拉耶佛人民撕開樊籠,追求和平的渴望。




                圍城三年多,聯合國一直不聞不問。直到 1995炸彈直接炸到居民唯一能買東西的市場,死傷百餘人後, 才引起國際社會重視。由檔案照片中發現,當時的市場,物質非常缺乏。




   市場目前的情景



   國家圖書館



拉頓廣場酒店
                我們下塌的Hotel Radon Plaza,位在機場附近內戰時為當地報社。飯店大廳掛著當時被炸成廢墟的歷史照片,門口的裝置藝術是顆水泥做的大砲彈。 頂樓是現代化的旋轉餐廳,窗外霓虹燈閃爍,很難想像20年前,這裡曾是硝煙瀰漫的戰場

   我們下塌的Hotel Radon Plaza現貌。 



   飯店大廳掛著當時被炸成廢墟的歷史照片。



   由房間看出去,右下角有白色砲彈形狀的裝置藝術,及照片中央有二列電車。



   飯店頂樓的旋轉餐廳。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孫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