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黑蘭市區景點(一)何梅尼紀念館、伊朗國家博物館

       「耳聞定有假,眼見恐非真。」       伊朗是個什麼樣的國家?不同的角度會有不同的見解。
                伊朗古稱「波斯」。2500年前阿契美尼德王朝建立波斯帝國,版圖橫跨歐亞非三洲。波斯文明結合美索不達米亞、古希臘、埃及、印度的特色,影響非常深遠。雖然屢經朝代更替,卻能以悠久的歷史文化,在異族統治下方興未艾。1935年巴勒維王朝正式把國名改為「伊朗」,意為雅利安人的國家。1979年何梅尼伊斯蘭革命後改為「伊朗伊斯蘭共和國」。
                我們從泰國曼谷轉機,約7小時50分後降落伊朗的首都德黑蘭(Tehran),當地時間為凌晨2點左右。德黑蘭位於伊朗中部偏北,東、西、北三面為厄爾布爾士山脈,弧形狀丘陵環繞周圍,市區則是一片平原,海拔為1200 公尺,因此氣溫比同緯度地區涼爽。
                西元1785年,卡札爾王朝的第一代君王阿加·穆罕默德·卡札爾在此建都,定名德黑蘭。波斯語意為「潔淨之城」或「聖潔的地方」。從此,德黑蘭便一直是伊朗的首都。1943年,美、英、蘇盟國領袖曾在此共同發表著名的《德黑蘭宣言》,號召全世界聯合起來,一起擊敗法西斯德國。    

伊朗旅遊路線圖。



                   
根據2008年生活成本指數顯示,德黑蘭被認為是全球生活成本最低的城市,而伊朗國內生產總值排行為第56位。
       我們第一個行程是何梅尼紀念館,當地人民對何梅尼非常懷念。遊覽車到達時約凌晨4點多,天色很暗。令我訝異的是停車場旁有許多帳篷,領隊告訴我們,這些都是何梅尼的崇拜者。走到紀念館前,門口也躺著眾多前來瞻仰的民眾,環境顯得有些零亂。何梅尼紀念館內有何梅尼的靈寢,在入口處需寄放物品,不准攜帶包包及相機進入,因此無法拍攝任何照片。
 
   德黑蘭機場。



      伊朗歌曲人權           音樂取自YouTube




   停車場旁有許多帳篷。








   何梅尼紀念館。


   門口也躺著眾多伊朗人民。


   紀念館附近建築。



   何梅尼
                  賽義德魯霍拉·穆斯塔法維·穆薩維·何梅尼(1902年9月22日-1989年6月3日)是伊朗什葉派宗教學者。1979年何梅尼率領的伊斯蘭宗教革命,推翻了巴勒維政府什葉派學者視他為「伊斯蘭復興的戰士」。革命成功後及經全民公投當選為伊朗國家最高領袖。
                何梅尼是一名什葉派伊斯蘭教十二伊瑪目派瑪爾扎。主張伊斯蘭教法學家的神權統治。在伊朗國內及國際支持者稱他為伊瑪目何梅尼,其他一般人則以大阿亞圖拉何梅尼稱之。

   左邊是現任伊朗最高領袖哈梅内伊,右邊為何梅尼。




    伊朗國家博物館
                  德黑蘭市區名勝古蹟和博物館眾多,用過早餐我們前往伊朗國家博物館(National Museum of Iran)。博物館有70多年的歷史,總建築面積為21000平方公尺,文物收藏多達30萬件,展出伊朗各地的出土文物。其中包括史前、公元初到伊斯蘭時期伊斯蘭後期文物等伊朗自古至今歷史文明的縮影,其地位相當於我們的故宮博物館。可惜的是很多出土的真品陳列在法國博物館,贋品卻放在這裡。
                  國家博物館分東樓和南樓兩部分。東樓爲伊斯蘭時期博物館,1966年竣工開館,建築面積約10000平方公尺,共有四層。
                       南樓爲古伊朗博物館,建于1937年,占地面積11000平方公尺,共有三層。其正面屬薩珊王朝王宮的建築風格,使用暗深紅色磚爲建材。
內容包括阿契美尼德塞琉卡斯帕提亞薩珊時期的陶器、銅器、鐵器和建築裝飾等,比較具有觀賞價值

   伊朗國家博物館。



   國家博物館大門上寫著 :阿拉創造天地,指導正確方向  



    世界人權宣言的先驅
居魯士銘筒
                西元前539年,居魯士大帝征服巴比倫,創建波斯帝國。他解放所有的奴隸,並頒下敕令:所有人都能自由選擇他們自己的宗教信仰,聲明每個種族都是平等的。因此「巴比倫之囚」才有機會回耶路撒冷重建聖殿。他的這些命令都以阿卡德語楔形文字,記錄在陶製的圓筒上。這就是今日所知的居魯士銘筒
古代史上稱它為「居魯士文書」。居魯士銘筒於1879年在伊拉克出土,真品收藏於大英博物館
              這份居魯士銘筒被公認為是世界上第一份關於人權的文字宣言。聯合國將它翻譯成六種官方語言,它的條款相當於世界人權宣言的前四條。
   《大憲章》是1215英國國王親自簽署,普遍被視為現代民主發展歷程中,一份最重要的法律文件。它是爭取自由的過程中,一個重要的轉捩點。《居魯士銘筒》卻足足比《大憲章》早了1754年。

   陳列在國家博物館入口處的居魯士銘筒》。


 
  《
居魯士銘筒》複製品。




    西元前 1800 年的漢摩拉比法典複製品,真品收藏在法國羅浮宮。



   石碑上部是太陽神沙馬什授與漢摩拉比王權的浮雕。


 
   5萬年前,尼安德特人居住在札格洛斯山。


 
   喀曼夏的比索頓山區,出土舊石器時代中期的遺物。



    考古學家發現的尼安德特人的牙齒。









   BC5000年前的圓錐形陶器。



    BC5000年前的
石碗。


 
    BC3000年前的綠泥石容器(喀曼出土)



     BC1250 年埃蘭時期,喬高占比爾塔廟的考古照片。


     BC1250 
年埃蘭時期,喬高占比爾塔廟的牛雕塑。




    BC900年前的青銅劍與箭頭。



    BC1000多年前的青銅公羊頭。



   BC1000 多年前的動物陶器。



    薩珊時期銀瓶。


 
   
獅爪。


 
  西元前5
世紀的波斯波里斯雕刻,
圖為使臣進貢圖



 
                                            西元前3世紀波斯雕刻的牛首
柱頭


 
  無頭大流士一世雕像,1972年蘇薩出土。袍子上用埃及語、古波斯語、埃蘭語和巴比倫語四種文字刻著國王大流士的名字。


 
    居魯士大帝徽標。




   BC200年塞流卡斯王朝時期的海克力斯塑像。



    BC480年阿契美尼王朝時期薛西斯的銀幣。



    AD300年薩珊王朝時期的銅盤。


 
  波斯波里斯的楔型文字雕刻







    1600年前的人類遺骸,只剩下頭和腳,因被埋在鹽湖内而保存下來,被考古界稱為鹽人(Salt Man)







  
帕提亞王子雕像,1933於薩米出土。



    AD100年帕提亞王朝時期的大理石人像。


 
   AD100年帕提亞王朝時期貝殼製品。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孫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