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姆古城

        巴姆古城位於伊朗東南部喀爾曼省的巴姆郡。是古代遠東區往來歐洲的絲路通商據點。古城始建於公元前500年,大部分為16~17世紀薩非王朝所建。1772年阿富汗入侵,居民逃離,曾被當作軍營。古城一直使用到1850年。1970年伊朗政府推動復興巴姆城計畫,新城建在老城的周圍,天衣無縫的融合在一起。由外觀看,古城很像一個城堡,因此也被稱為「巴姆城堡」。 

                 巴姆古城是沙漠中的綠洲城市坎井風塔冰塔都是戰勝惡劣環境的必備設施。整個古城佔地面積約有1800平方公里,所有建築都是採用非燒製的泥磚、黏土、麥梗及棕櫚樹幹為建材古城由一道築有38座塔樓的城牆環繞,城牆高6-7公尺,長達1815公尺。若把城堡大門關閉,敵人很難入侵,是座典型的防禦城堡。巴姆古城2003年之前,一直號稱為世界最大的泥磚結構群。
                1993伊朗總統拉夫桑買尼巴姆視察,對古城雄偉深感震撼。因此說過每一個伊朗人,一生當中都應該來巴姆一次
                  2003年12月26,發生芮氏6.3級地震。巴姆古城超過80%的建築被摧毀,四萬多人不幸罹難,數萬人無家可歸。
       地震發生後,伊朗政府向國際求援,許多國家都參與古城的重建工作。其中以日本(捐贈了130萬美元)、義大利(30萬美元)及法國,是最早提供資金與人力,參與古城重建的國家。世界銀行也提供了近2.2億美元的貸款。
       2004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其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巴姆及其景觀文化。經過近10年的努力修復,今天的巴姆古城已經從廢墟中慢慢走出,要想完全恢復,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古城門修復中。



   左右城牆。





 
   修復前後的對比。





 
   平面圖。


 
   震毀的古城根本就是黃土一堆。


 
   完好部分,是已整修過的建築。















   遠方高處為城堡區。



   城堡似乎優先修復。
























 
  我們走幾步路就已汗流浹背,工人們卻在烈日下工作。








 
   慈濟學校

                 我們來到巴姆,首先參觀的是慈濟學校。走進大門,迎面的房屋高處掛有慈濟標誌,心中瞬間有點感動,台灣的愛心曾來到如此偏遠地區走廊上有中文紀念碑文,敘述建校沿革。因正逢暑假,整所學校空蕩蕩的沒有學生
       地震發生後,來自世界各地的慈濟志工協助救災。在學校重建工作方面,慈濟認養了五所學校(四所女子中學及一所男子小學)。菲律賓籍建築師帕拉佛克斯(Felino A. Palafox, Jr.)負責設計,2005年4月間動工,2007年波斯曆新年(3月21日)前,五所學校全數完工。這五所學校,可容納1680名中小學學生接受教育。


    慈濟學校。



   房屋高處掛有慈濟標誌。



    中文紀念碑文。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孫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