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馬來西亞 ⎯砂勞越(二) 砂勞越文化村、仙洞
砂勞越文化村
砂勞越文化村坐落在古晉以北的山杜達邁海邊,這裡號稱「活的博物館」。在這座文化村裡,建有州內各族群的傳統民居。族群包括:伊班族、加央族、肯雅族及比達友族等。村里常會在長屋內做手工藝品製作的示範,以及各族群的舞蹈和音樂表演。
在這裡可以看到到古老的婆羅洲時代神奇獨特的建築,您將親身體驗砂勞越不同種族、不同部落和不同家庭的豐富文化背景。
比達友族竹橋。
馬蘭諾族高屋。
馬蘭諾族高屋。
民族藝術表演。
吹箭。
餐廳。
仙洞
仙洞位在古晉市南方的一個小鎮 - 石隆門 (Bau) ,有兩個被列入國家保護區的鐘乳石洞,一個叫風洞,另一個叫仙洞。仙洞有個很大的洞室,洞內採光也比較好,所以我們只參觀了仙洞。
要入仙洞先首要爬數層樓高的階梯,此地氣候潮濕,加上有山泉滴落的關係,地面濕答答的,看起來也沒有什麼維護的感覺。倒是洞穴內景緻讓人嘆為觀止,入內雖然有微弱光源,視線依然不佳,有些路段必須攀爬,行走時務必小心步伐。
仙洞售票處。
仙洞入口。
洞穴內別有洞天,渾然天成的峭壁岩層,千姿百態的鐘乳石柱,幽暗起伏的路徑。據說,當地民眾(尤其華人)入洞祈求神明庇佑家人,故洞穴內經常出現香燭、供品或神壇,更添石洞的神秘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