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五) 馬賽
馬賽
馬賽位於南法普羅旺斯海濱區的隆河河口。西元前6世紀,古希臘人即來此發展,是一座古老的城市。是地中海區重要的交通與貿易樞紐,也是南疆軍港。現今,為法國第一大港及第二大城和第三大都會區。
下塌的旅社
馬賽市景
《馬賽曲》
《馬賽曲》是法國國歌,又譯名《馬賽進行曲》。詞曲皆由克洛德·約瑟夫·魯熱·德·利爾在1792年4月25日創作,當時正值法國大革命期間,法國向奧地利宣戰,他創作該曲,題名為《萊茵軍團戰歌》。同年8月10日,來自馬賽的志願軍前赴巴黎支援杜樂麗起義時,高唱此歌而得現名。1795年7月14日,國民公會宣布定此曲為國歌。
馬賽港景
船遊地中海
原本搭乘遊艇是要前往伊芙古堡,出發前已得知古堡關閉,但我們還是搭船遊覽地中海,欣賞馬賽港外海的景致。
搭乘遊船
歐洲地中海文明博物館
海上看馬賽市
伊芙古堡
伊芙古堡為法國國王法蘭西斯一世,於1516 年南巡疆土時興建之碉堡,後來改為死刑犯的牢獄。19世紀,法國文豪大仲馬名作『基督山恩仇記』為故事背景而聲名大噪。男主角丹堤斯,在此監獄被囚禁14年,歷經無數苦難,最後逃獄並復仇成功。並留下名言:『惟有經歷過不幸的人,才能體會出什麼是真正的快樂』,令人印象深刻。
伊芙島__伊芙古堡
從守護聖母聖殿俯瞰伊芙島的伊芙古堡 (中間孤島)
守護聖母聖殿
因未能登島參觀「伊芙古堡」,所以另增加一景點,就是「守護聖母聖殿」。守護聖母聖殿位於149公尺高的石灰岩山頂上,非常醒目,守護法國海上門戶,是馬賽的地標。因位於制高點,故在幾里外的海上都可以看到,所以守護聖母聖殿也是船員們的守護神,很像我們台灣的「媽祖」。
由下塌的旅社拍攝守護聖母聖殿
想要上教堂先要爬陡峭的斜坡,教堂是由法國建築師艾斯佩蘭杜設計,歷時五年,於1864年完工。教堂分下教堂及上教堂兩部分,下教堂是羅馬式樸實無華;上教堂則是新拜占庭風格,以馬賽克圖案裝飾,華麗炫目。
守護聖母聖殿正面
守護聖母聖殿內部
由守護聖母聖殿鳥瞰馬賽市景
馬賽主教座堂
馬賽主教座堂是一座羅馬天主教的主教座堂,修建於1852年到1896年,屬於拜占庭-羅曼式風格,是法國歷史古蹟。此地自西元5世紀起,就是馬賽的主教座堂, 1896年封為宗座聖殿。
凱旋門
不僅僅在巴黎有凱旋門,在馬賽也有這麼一座凱旋門。這座凱旋門完工於1839年,用於紀念法王路易十四,以及標誌美國獨立的1783年巴黎條約。它的碑文和淺石雕是由雕塑家大衛當熱和雷米所設計。
歌劇院
法國馬賽皂
法國馬賽皂起源於敘利亞已有上千年歷史,但在南法馬賽地區被發揚光大。1688年,法王路易十四欽定一套馬賽肥皂製造標準的法令,規定只能用橄欖油製作。目前主要使用橄欖油、棕櫚油及椰子油。
法國經濟部出版的官方指南,自稱為馬賽皂的產品,有80%以上都不是採用傳統古法製成,或非在馬賽地區製成。因此建議消費者購買時應檢視肥皂上是否印有「馬賽聯盟認證標章」及「72%」的鋼印,才能證明馬賽皂純正的血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