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三峽、湖北(五)長江三峽風景區         

長江三峽風景區

         長江航線長達2800公里,市場競爭最激烈的區域就是重慶-宜昌之間的660公里左右,聚集了大量的遊輪,其間的精華又是三峽段的193公里。我們由重慶上船至湖北宜昌,遊覽長江三峽(瞿塘峽、巫峽、瞿塘峽)。

        長江三峽風景區是以壯麗的自然風光為主,素以「瞿塘雄、巫峽秀、西陵險」著稱。沿岸並有眾多的人文景觀, 諸如豐都鬼城、 雲陽張飛廟、夔門摩崖石刻、奉節 白帝城等,都值得探訪。西陵峽中段修建世界最大的水利工程-三峽大壩。「高峽出平湖」的宏偉景觀,將成為三峽新的光彩。

長江三峽位置圖

02_調整大小 .jpg

 

酆都

酆都鬼城位於重慶市酆都縣,是一座依山面水的古城。酆都將佛、道、儒三家文化與中國鬼文化融於一體,承載了近2000年歷史文化的名城,現在是長江三峽上的一個風景區。

酆都原本和「鬼」沒有任何關係,傳說,東漢時期有兩個人來到酆都修行,一位名叫陰長生,另一位叫王方平,後來兩人雙雙成仙而去,人們稱他們「陰、王」。到了唐代「陰、王」被訛化為「陰王」,即「陰間之王」,既然酆都是陰王所在的地方,自然是鬼城了。

寮陽殿前合影

0247酆都_調整大小 .JPG

               

   奈何橋

走到了最負盛名的奈何橋,傳說人死後亡魂都要經過奈何橋,在世間為善者,神明會庇佑保護過橋,為惡者,則會被推入血河池。人生遲早要走,雖然沒有喝孟婆湯,還是先走一趟探探路吧。

奈何橋

DSCN03492.JPG奈何橋_調整大小 .JPG

 

成仙路

                道家認為修煉可以得道成仙。每爬上一級石階,就登上一重天,旁邊的解說牌詳述三十三重天。

0248酆都_調整大小 .JPG

 

玉皇殿

                 玉皇大帝統領天、地、人三界,殿中玉皇大帝金身坐像塑於康熙四年,高約7公尺。

0253酆都_調整大小 .JPG

 

四川書法家李半黎書法藝術的畫押組字,中間的「口」乃四個字共用,其實是「唯善呈和」四個字。

意思是只有善良,社會才能呈現和諧的景象,勸人多作善事。

0254酆都_調整大小 .JPG

 

玉皇殿前的石碑,海瑞為母親祝壽所寫「壽」字,由「生、母、七、十」四個字所組成。

0251酆都_調整大小 .JPG

 

鬼門關

                  鬼門關是中國神話傳說中陰曹地府的關卡,亡靈必須持有路引,才能到地府轉世升天。

剪輯_3_調整大小 .jpg

 

雲陽張飛廟

據傳,張飛在四川省閬中被部將暗害,二人取其首級投奔東吳。行至雲陽,聞說吳蜀講和,慌忙之中將張飛頭顱拋入江中。當晚,張飛託夢於一漁翁,希望將其頭顱葬於蜀境,漁翁受託,在江邊撒網捕魚時將張飛頭顱撈起,遂將其葬於雲陽飛鳳山。故有張飛「頭葬雲陽,身葬閬中」的奇妙傳說。
               雲陽張飛廟始建於蜀漢末期,後經宋、元、明、清歷代擴建,距今已有一千七百餘年的歷史。清嘉慶年間遭遇火災,同治九年(1870年)長江又有特大洪水,建築多損壞,現存廟宇建築群多為1870年後重建。
張飛死後被封為桓侯所以張飛廟又名「張桓侯廟」。《三國演義》中敘述張飛是殺豬匠,因此天下的屠夫們都奉張飛為「祖師爺」。

長江三峽興建大壩,將張飛廟從原本飛鳳山西移32公里,搬遷至對岸的磐石鎮龍安村,因此張飛又被稱為「三峽最大的移民」。搬遷工程費時費力,最特別的是「搬舊如舊」,廟宇中的建築,一磚、一瓦、一塊木板,都是從舊址拆下後做上編號,再依序重組,還原本來的樣貌。

雲陽張飛廟       

0258張飛廟_調整大小 .JPG

 

0257張飛廟_調整大小 .JPG

 

0256三峽入口_調整大小 .JPG

 

三峽 日出

0263瞿塘峽_調整大小 .JPG

 

0265瞿塘峽_調整大小 .JPG

 

0266瞿塘峽_調整大小 .JPG

 

瞿塘峽-虁門

  「縱將萬管玲瓏筆,難寫瞿塘兩岸山」---()張問陶

瞿塘峽是長江三峽西端的入口,地當川東門戶,又稱夔門。西起重慶奉節的白帝城,東至巫山的大溪鄉,長8公里,是三峽中最短的峽谷,氣勢雄偉。江面最窄處不足五十公尺,波濤洶湧,奔騰呼嘯,令人驚心動魄,故有「夔門天下雄」之嘆。

0270三峽_調整大小 .JPG

 

夔門摩崖石刻

         瞿塘峽在長江南岸的夔門斷崖,有南宋至近代13幅題刻作品。200366日,奉節的長江水位已升至119.24米,著名的夔門摩崖石刻悉數被淹,瞿塘峽呈現平湖景像。

          三峽庫區蓄水前,這些石刻被視為瑰寶,有些被切割,移至重慶三峽博物館保存。「夔門天下雄,艦機輕輕過」複製到下游600米處的峽壁上,高175米。並修築觀景平台,為遊客開放。

「夔門天下雄,艦機輕輕過」

0268三峽_調整大小 .JPG

 

白帝城

白帝城是三峽的著名遊覽勝地,位奉節城東8公里處。它一面靠山,三面環水,氣勢雄偉壯觀。李白的『早發白帝城』詩句,更使它名揚天下。

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早發白帝城』—李白

 

剪輯_9_調整大小 .jpg


                 三國時,劉備兵敗退至白帝城,無顏會見群臣,於是在白帝城修建了永安宮安居,不久鬱悶而死,臨死前劉備把政權和兒子劉禪託付給丞相諸葛亮,史稱「劉備託孤」。

現在的白帝城,乃清朝時重建,原位於瞿塘峽口,背山,三面環水,因三峽大壩工程修建完工後,河面上升百餘公尺,海拔230公尺的白帝城成為江中孤島

白帝廟原來是祭祀西漢末年的白帝公孫述的,現在成了祭祀蜀漢君臣劉備、諸葛亮、關羽、張飛的地方。歷代著名詩人李白、杜甫、白居易、劉禹錫、蘇軾、黃庭堅、范成大、陸游等都曾登白帝城遊夔門,留下大量詩篇,故白帝城又稱詩城。

巫峽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 ()     元稹

巫峽長44公里,幽深秀麗,似若幻境,更使許多文人所傾倒,其中巫山十二峰聳立于此峽兩岸,尤以神女峰最為俊俏,名傳遐邇。

0271三峽_調整大小 .JPG

 

0273三峽_調整大小 .JPG

 

小三峽  

      「五嶽歸來不看山,寧河歸來不看峽」。

遊覽小三峽應知「蜀道難,難於上青天」。小三峽位於巫山縣長江三峽最大的支流大寧河下游,由龍門峽、巴霧峽、滴翠峽組成。峽中可看到棧道、懸棺等充滿神秘美麗的景觀。

 因為修建三峽大壩,大寧河水位上升了90米 而以前的巫山縣縣城被淹沒了,以前峭壁上遺留下的一些棧道四方孔也被淹沒了,而我們因2002年提早一年去才拍攝到這珍貴畫面。

0276小三峽_調整大小 .JPG

 

0275小三峽_調整大小 .JPG

 

0278小三峽_調整大小 .JPG

 

0280小三峽_調整大小 .JPG

 

0281小三峽_調整大小 .JPG

 

0282小三峽_調整大小 .JPG

 

0284小三峽_調整大小 .JPG

 

古棧道
在龍門峽的河西絕壁上有一方方的石孔,這些石孔即為古棧道的遺蹟。資料記載,棧道石孔呈現為四方形,孔徑20厘米左右,孔深約30厘米,孔距130厘米到200厘米,上下孔眼交錯成倒「品」字形,上排兩孔插木樁,下孔插木柱斜撐木板,構成三角支撐架,從而修築成棧道。

石孔即為古棧道的遺蹟。

0277小三峽_調整大小 .JPG

 

懸棺

遠看懸棺古棧道,野人不現亦成謎。細探長江峽谷後,期待歸來已解題。

                                                                                                                                                遊三峽遊感——孟學

小三峽巴人懸棺所在之處,山勢陡峭,絕壁千仞,其神秘和奇異之處,無不令人遐想萬千。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初,考古學家在寧河上游取下一具棺木,經考證,這些懸棺是古代濮族人的葬棺,從棺木的主人和殉葬品判斷,這具棺木距今已有1800多年的歷史。

傳說,古人施行懸棺葬的用意是為了「死不落土」,也有人認為施行懸棺葬是「彌高者以為至孝」。是怎麼把這些沉重的棺木放到高高的懸崖峭壁上。這千古之謎學者們雖提出了種種猜測,如:堆土法、漲水法、地質變遷和絞車……等,但是,至今還是一個難解之謎。

剪輯_3_調整大小 .jpg

 

西陵峽十丈懸流萬推雪,驚天如看廣陵濤

西陵峽可謂大峽套小峽,峽中還有峽。全長66公里由兵書寶劍峽、牛肝馬肺峽等峽所組成。

0291三峽_調整大小 .JPG

 

0292三峽_調整大小 .JPG

 

0293三峽_調整大小 .JPG

 

0294三峽_調整大小 .JPG

 

0296三峽_調整大小 .JPG

 

0297三峽_調整大小 .JPG

 

牛肝馬肺峽

在西陵峽青灘下游約5千米處,北岸石壁之上,有數片重疊突出下垂的岩石:東側的幾片黃色岩石,其狀如肝,因名牛肝西側一片形態似肺,故名馬肺。如今牛肝保存完整,惟馬肺已剝落大半。據船上播音員解說:石壁上的牛肝馬肺在清光緒年間,被英國軍艦開炮轟擊所致。

0298三峽_調整大小 .jpg

 

0299三峽_調整大小 .JPG

 

0300三峽_調整大小 .JPG

 

0301三峽_調整大小 .JPG

 

三峽大壩工程

       三峽大壩工程199711月大江截流後,長江水位從68米提高到88米。200361日以後,三峽水位135m,水面平緩,再也見不到激流險灘,內江段將無上、下水之分。庫區旅游景點約百分之十三受到影響:張飛廟被淹沒;白帝城成為白帝島;瞿塘峽與巫峽部分古棧道和溶洞沒於水中;西陵峽的兵書寶劍峽和牛肝馬肺峽被淹沒。

          三峽大壩截流後,游輪可建造得更大,且平穩舒適性增強,長江旅游業的旅程、線路、格局都將發生變化。旅客不會再為上水下水的優缺點煩惱,游船公司也不用制定上下水的行程差價。以三峽大壩為中心的黃金旅游區將變成長江一顆璀璨的明珠。

三峽大壩工程

0303三峽_調整大小 .JPG

 

0304三峽_調整大小 .JPG

 

0306三峽_調整大小 .JPG

 

DSCF0307_調整大小 .JP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孫磊 的頭像
    孫磊

    雲遊浮生

    孫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