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特內哥羅(二) 柯托
柯托古城濱臨亞得里亞海的柯托爾海灣,隱藏在迂迴的山凹中。背山面海,風景悠美類似挪威峽灣。1979年獲UNESCO評選為世界人類文化遺產。 古城依山而建,一邊是Skurda河,另一邊面海。為了禦敵,山上建有4.5公里的城牆。古城內鋪著石板路,昔日因貿易發達,致富的商人多建造豪宅,以及贊助興建華麗教堂。除了主要的東正教以外,天主教和伊斯蘭教的比例也比較高。
柯托古城地圖
柯托古城的城牆與護城河
港口
海門(南門)
我們從海門入城,此門也是進柯托城的主入口。建於1555年,但城門上刻著1944年11月21日,那是紀念二戰強人狄托從納粹手中解放柯托的日子。上方的銘文寫著:「 TUDE NEĆEMO SVOJE NEDAMO TITO」。
海門
TUDE NEĆEMO SVOJE NEDAMO TITO
意為「他們的,我們不要;我們的,絕對不給! 狄托」
威尼斯王朝的飛天獅
飛天獅是威尼斯的保護神「聖馬可」的標誌,因此獅子象徵威尼斯王朝。在臨亞德里亞海的城市,時常可看到城門上獅子爪下有一本書,書有的是闔上的,有的是翻開的。書本翻開,代表協商後取得。書本闔起來,表示用武力(戰爭)取得。
鐘樓
從海門進入武器廣場,正面就是鐘樓,建於1602年。三層樓的建築,有雙面鐘。鐘樓前方有金字塔狀的懺悔石,據說罪犯跪在這裡,懺悔示眾,也稱為羞恥之柱。
武器廣場
懺悔石
小學生課外教學
聖尼古拉東正教教堂
聖尼古拉塞爾維亞東正教教堂St. Nicolas's Church是柯托爾地區最宏偉的教堂,位於盧卡斯廣場西面。有三個黑色圓屋頂,在一片紅色屋頂群中顯得格外醒目。
東正教教堂的特色是,內部的牆壁及屋頂上,喜歡畫(或掛)很多聖人像,並善用金色。神職人員都是男性,喜歡留鬍鬚,有別於天主教堂。
聖盧卡斯教堂
位於盧卡斯廣場,教堂建於1195年,在統治者 Nemanja和他的兒子Vukan統治時期建造,風格為仿羅馬式建築。
聖特勒弗大教堂
聖特勒弗天主教大教堂是黑山兩個大教堂之一。建於1166年,紀念柯托爾守護神St.Tryphon,歷經1667與1979年地震,重建後,教堂正面的羅馬式玫瑰窗變成哥德式,二座鐘塔分別建於1809和2009年。
政府行政大樓-位於聖特勒弗大教堂側面
麵粉廣場,此區為富人區
山上建有4.5公里的城牆。
登山的巷弄,登山要3歐。
城牆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