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臘(十一)雅典國家考古學博物館(1)
雅典國家考古學博物館
雅典國家考古博物館建於1866年,於1889年竣工。最初是為了保護雅典周圍發掘的古物,後來逐漸加入希臘全國各地出土的展品,豐富的館藏已超過11000件 ,為希臘境內規模最大最完整的考古學博物館,展出自新石器時代(BC3000~2000)至羅馬後期(BC146~)的許多珍貴物品,被列為全球十大博物館之一。
博物館為兩層建築,共約50間展示室。展品累積數千年希臘古代遺跡的精華,是參觀者認識希臘古文明的捷徑。著名藏品有":阿伽門農的黃金面具、海神波塞頓銅像、少年騎馬銅像、拳擊少年壁畫等。
進入展館後,可先進中間邁錫尼展廳;或從左側門,逆時針方向前進觀看。
雅典國家考古學博物館
博物館平面圖地面主層(一樓)
參觀博物館經驗談
近幾年參觀博物館時,我都先與領隊約好集合時間,然後自己行動。原因是:1.一般參觀博物館的時間多為半天(2~3小時),在有限的時間裡,偌大的博物館裡能看到的少之又少。2.每位解說員對文物的喜好不同,他們認為最棒的,不一定是你喜歡的。3.解說員很專業的介紹文物時,所花費的時間比較長,經過翻譯,若再有團員提問,坦白的說看不了多少文物。千里迢迢來此,看不到自己想要看到的實屬遺憾。
所以行前我們會多方面收集博物館的資訊,找出想看到的文物,了解其內容。並且畫出博物館的平面圖,標示出文物在那一間展室,便於尋找。因有的博物館像迷宮,找不到想要去的展示間時,可以拿著平面圖詢問服務人員如何前往。
史前文明新石器時代
有槳無帆的獨木舟圖案,揭開愛琴海古文明的序幕。
邁錫尼文明
德國考古學家施里曼考古挖掘的古物,顯示出3600年前邁錫尼已具有高度的工藝技術。
阿伽門農黃金面具。覆蓋死者面上的喪葬品,就是死者的遺像。眉毛、鬍鬚都可看出雕刻精緻。
牛頭和獅頭。貼有金箔,邁錫尼墓圈一號出土。
鴿子金杯。荷馬史詩中描寫:提耳上站著黃金鴿子,彷彿在啜飲。
國王(左)和皇后金杯。
邁錫尼王朝的橢圓王冠。西元前16世紀。
覆蓋在孩童身上的陪葬品。
仕女畫像。彩繪溼壁畫,與克里特島的米諾安文明如出一轍。
斯巴達軍人圖案彩繪陶器。
基克拉迪文明
展出愛琴海區域基克拉迪群島挖掘出的古文物。
大提琴人像。大理石雕刻,多用於祭祀或喪葬,面部通常只雕刻出圓錐狀的鼻子,線條簡潔抽象的。
希臘的雕塑可以分為四個時期:
一、幾何圖形風格 (約BC1100 ~800)
是希臘本土特質。愛琴海文明結束後的荷馬時代,古希臘陶器以平行線、波浪紋、同心圓等圖形來裝飾,之後漸漸加上鳥獸和人物。
幾何風格時期
陶罐。
二、古樸時期 (約BC 800 ~ BC500 )
奠定人物雕刻的基礎。受到埃及的雕刻技巧影響:1.利用頭髮披肩成相對的三角形,來支撐脆弱的頸部。2.雕像腳為前、後站立,不易傾倒。此時期的雕像比例如真人,雕像表情生硬 。雕像男性稱為庫羅斯 Kouros,不穿衣服;女性則稱為庫瑞 Kore。
希臘古樸主義雕像BC800~500。
三、古典時期 (約 BC500 ~BC 330)
奠定藝術美學的新發展。波希戰後,希臘進入繁盛時代。雕刻,擺脫直立生硬,而進入優雅寫實的風格。雕塑以銅與大理石為材料,題材以神話故事為主,藝術家會在作品上留有自己的名字。
美神與潘神。美神阿芙羅狄特被潘神騷擾,舉起鞋子要打他,小愛神厄洛斯也幫媽媽揪住潘神的角。潘神長著山羊的腿和角,生活在山林裏,生性好色,沒事經常追逐各路女仙。這座雕塑也是希臘化風格的典型代表,誇張活潑、生動有趣。
塞壬(雙尾美人魚)的雕塑。安放在墓地,寓意以歌聲悼念逝者。人頭鳥身的女妖,用歌聲魅惑水手,使船隻偏離航線。在荷馬史詩中,奧德修斯很想聽塞壬的歌聲,讓同伴把自己綁在桅杆上,卻用蠟封住所有同伴的耳朵,因此快速通過危險的海域,逃過一劫。
四、希臘化時期 (約BC330 ~ BC146)
由優雅的理性轉為豐富的感性。亞歷山大大帝建立起一個地跨歐亞非的大帝國,逝世後帝國分裂,文化藝術卻大放異彩。由於人類開始追求現世的價值,平民也可以成為雕刻主題,這一時期的雕塑更富有活力和美感。
可愛的小男孩。
羅馬時期(146BC~
羅馬統治希臘城邦,卻全面接受希臘文化,希臘文化的精髓才得以傳承。
哈德良皇帝的情人安提諾烏斯。
奧古斯都雕像。也就是屋大維,羅馬帝國的開國君主,平息內戰,締造四十年的和平與繁榮。死後被追封為神,英文裏的八月就是從他的名字來的。
)
凱旋旅行社巨匠旅遊 http://www.artisan.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