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麗江(一)麗江古城
雲南簡稱滇,省會昆明。地處中國西南邊陲,地形以高原為主。熱帶高原季風氣候,冬夏溫差不大。面積約39萬平方千米,人口約4700萬。旅遊資源豐富,市場上以麗江、大理、昆明最為熱門。
麗江市位於中國雲南省西北部,滇、川、藏三省區交界處,是雲南省的地級市。地處橫斷山脈北段向雲貴高原過渡地帶,全市總面積2.06萬平方公里,總人口128萬,其中少數民族人口比例超過五成。
麗江附近有三座古鎮分別為大研、束河和白沙古鎮。古代是“南方絲綢之路”和“茶馬古道”的重要通道。1986年國務院將麗江列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麗江古城
「麗江古城(鎮)」因周圍青山環繞、泉水瀠迴,有如碧玉雕成的大硯台,故又名「大研古鎮」。古城坐落在麗江壩中部,海拔2400餘米。附近有海拔5596米的玉龍雪山及虎跳峽。
古城始建於宋末元初,至今已有八百多年歷史,據說,納西族統治麗江時,土司姓「木」, 認為若築城牆勢必如 「木」字加「囗」而成「困」字之故(囗古字圍,意即圍牆)。 所以它是中國唯一沒有城牆的古城。麗江的納西族名稱叫「鞏本知」,「鞏本」為倉廩,「知」即集市,可知麗江古鎮曾是倉廩集散之地。 舊城區於1997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古城的關門口牌坊,只有城門,沒有圍牆。
【納西情歌】麗江古城
明末旅行家徐霞客曾在「滇游日記」中記載,麗江古鎮木氏土司的宮邸「宮室之麗,擬於王者」,城區則「民房群落,瓦屋櫛比」,可見當時麗江古鎮就已經非常繁榮了。
納西族土司木氏的王府,「宮室之麗,擬於王者」。
王惠美女士(中)曾任議員、鎮長、立法委員,任內深得選民肯定,2018年當選彰化縣長,右側為其胞妹。
麗江古城依山傍水修建,土木結構的房屋以及無處不在的小橋流水。街道有光滑潔凈的五彩花石鋪砌,可謂一步一景,非常古樸。雨季時馬路不會泥濘、旱季也不會塵土飛揚,石板花紋自然雅致,與古城相得益彰。
上千戶人家的瓦屋櫛比鱗次,顯得氣派壯觀,為古代城市建設之瑰寶。
街道有光滑潔凈的五彩花石鋪砌
四方街
四方街是古城的中心,有大約400平方米的小廣場,是麗江古城的心臟。從四方街向外延伸出四大主街,又從主街分出眾多街巷,密如蛛網,直通四郊。交通四通八達,這裏是茶馬古道上最重要的樞紐站。
麗江古城區內的玉河水系上,修建有354座橋樑。橋樑多種多樣,較著名的有鎖翠橋、大石橋、萬千橋、南門橋、馬鞍橋、仁壽橋,均修建於明清時期(西元14~19世紀)。其中以位於四方街以東100米的大石橋最具特色。
古城居民素來喜愛種植花木培植盆景,使古城享有“麗郡從來喜植樹,山城無處不飛花”的美譽。
麗江古城中央的四方街
打跳——納西族民間舞蹈
「打跳」是雲南納西族民間的集體歌舞活動,不受任何時間場地的限制,任何婚喪喜慶,當地人常會聚集到四方街打跳。
民俗舞
大石橋
家家流水,戶戶垂柳,是麗江的風情。
巷道內的手工藝店
三眼井
三眼井是納西先民節約用水的機制,利用水向低流的特性,從高勢向低位砌成三口水井,第一眼井用於飲水,第二眼井清潔食物,第三眼井洗滌汙穢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