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山 行政暨遊客中心
向山遊客中心於2011年初成立,隸屬於日月潭國家風景區管理處,位於水社與頭社間的環湖公路上。由於佔地廣大、造型獨特,吸引不少遊客前往一探。
遊客中心是由日本建築師-團紀彥所設計。兩棟長度達三十四公尺,高八公尺的超大跨度之頂版結構,以流暢的線條框景日月潭湖水、青青草坪及蔚藍天空直映眼簾,隨觀賞者視角不同,呈現出迥異的景色及美感。寬闊的風洞廣場,徐徐涼風不停的吹拂著,滿涼快的,身處在風洞中,夏、冬將有不同的感受。
向山 行政暨遊客中心
這座優美的清水模建築可稱為藝術品,分為東側的日月潭國家公園管理處、西側的向山遊客中心。遊客中心展場包含「悠遊水沙連-產業館」、「日昇月恆-藝廊」、「潭情日月-自然人文館」及「多媒體影音播放室」。展出當地的產業、工藝和旅遊資源,讓來訪的旅客更加體驗到日月潭的人文故事與自然美景。
日月潭遊覽地圖
「向山映月」是日月潭自行車道中的一個景點。
向山遊客中心空拍照 (官方照片)
邵族的獨木舟是直接用一整棵樹幹刨空製作。
向山遊客中心周圍以蜿蜒的水線包圍。
梁柱走道清水模建築的紋路清晰可見。
向山咖啡館位於邊間,以白色簡約風為主題,並擁有一整排的落地玻璃視野良好,在這裡可以邊喝咖啡用餐,邊欣賞日月潭美景。
群山環繞的日月潭, 迷人曚曨的清晨,彩霞醉人的黃昏, 總是吸引各地旅人相繼拜訪,除了搭船遊湖外,還可以選擇騎乘自行車環湖。日月潭環潭自行車道全長約30公里。曾獲選美國生活旅遊網站CNNgo全球十大最美自行車道之一,為亞洲唯一入選之地區。2017年更獲得旅遊搜尋網站Skyscanner為世界八大最美單車路線之一。
向山自行車道
喜好單車的朋友,向您推薦這裡兩條自行車道,「向山段」與「月潭段」,很適合親子活動。來此,不妨放慢腳步,來趟單車漫遊!如果騎不動,可租電動腳踏車。
向山段
向山自行車道以向山遊客中心為起點,往北至水社綜合商場,全長約3.4公里,兩處皆有單車服務站。
月潭段
由向山遊客中心為起點,往南沿著月潭南岸,經過頭社壩、月牙灣至環潭1號隧道口。(隧道口附近為陡坡)
我們沒有騎單車,以步行的方式遊潭,首先往右邊走「月潭段」約500公尺處的「向山眺望平台」,然後再折返走「向山段」,享受這仙境般的景色,下列為途中經過幾處不錯的景點:
向山眺望平台
眺望平台為一座10米高鋼材打造的懸臂式觀景平台,可承載數十人。平台由岸邊漸漸傾斜伸向日月潭,營造一種俯衝入潭的錯覺,也提供了270度極佳的景觀視野。可眺望拉魯島、涵碧半島及水社壩的美麗風光。
拉魯島
拉魯島是一座位於台灣南投縣日月潭中央的小山。清治時期有珠嶼、珠仔山、珠潭浮嶼等稱呼。 日治時期稱呼玉島或水中島,光復後改稱光華島。而今正名為拉魯島。
傳說,拉魯島是邵族最高祖靈的居處,南投縣政府指定拉魯島為邵族祖靈聖地,以表對邵族人的尊重,故不開放給民眾登島參觀。四十多年前,到日月潭遊玩,夜宿日月潭教師會館,翌日清晨與同事划船登島過,當時稱「光華島」。
景石
景石是荷蘭石雕家卡倫‧范‧歐曼仁的作品,「景色」是他參賽2001年花蓮戶外石雕創作營的作品,曾安置在花蓮鯉魚潭風景區。2019年2月春節前,由日管處將「景色」移置到日月潭國家風景區內。
作者將堅硬白色大理石雕刻成如絲緞般柔軟,繞成如「回」字般的矩形空間,形成一個觀景視窗。透過視窗觀賞背後的景致,有「築山湖於戶牖」之感。
婚紗廣場
在向山遊客中心周邊,有一塊透過植栽造景方式擺設出愛心形狀,前方有日月潭自然景色,秋季時再配合落雨松的紅,吸引很多新人到此拍攝婚紗留念。向上遊客中心為方便新人們拍照,所以「景石」、「同心橋」都在附近。
「永結」、「同心」橋
「永結」、「同心」為兩座橋,為了維護遊憩安全,因而興建的自行車及行人專用橋。永結橋長約54公尺,以弧形橋面穿越山溝,並考量自行車騎乘的流暢性。
同心橋設計構想起於日月潭邵族四手網之造型,另因橋樑主體以白色色調呼應鄰近的婚紗廣場,成為新人拍攝婚紗的熱門景點。
向山自行車道其中有一段車道架在水面上,長約400公尺,似臨水而行,號稱「水上自行車道」。光看這一段單車道四周風光,就知道被美國生活旅遊網站CNNgo與旅遊搜尋網站Skyscanner票選出,絕非浪得虛名。
高處拍攝更能呈現出 臨水而行 (官方照片)
觀景台
涵碧半島
向山自行車道四周風光
取自網路
在水社附近的景點有梅荷園、耶穌堂、大福神
梅荷園
擁有居高臨下的視野,可欣賞廣闊的日月潭潭面,原是一個憲兵營區,並有長廊式涼亭和桌椅,有石階步道可步行到湖邊。
耶穌堂
位於梅荷園上方,建於民國60 年,原為蔣公與夫人渡假時做禮拜的教堂 ;現為遊客拍攝婚紗的熱門景點 。
大福神 作者:原田哲男(日本)
作品造型圓潤,如日本福神展現富足、包容等意象 ; 並傳達友誼、歡樂和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