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及(二) 古城-孟菲斯
孟菲斯
孟菲斯古城位於尼羅河三角洲南端,開羅西南23公里處的拉希納村。相傳西元前3100年,埃及第一王朝創始者美尼斯,建立孟菲斯,成為埃及最古老的城市。後來上、下埃及統一,孟菲斯成為古埃及的首都,長達800年之久。即使中王國和新王國遷都底比斯,孟菲斯依然是經濟樞紐和宗教中心。
古埃及後期約西元前7世紀,強敵環伺,帝國亞述、波斯、希臘、羅馬相繼入侵,及至西元7世紀被阿拉伯人佔領,孟菲斯神廟和墓地的石料被拆卸,另建新的都城,古城遂逐漸衰落遺棄。
拉美西斯二世的石雕立像
孟菲斯博物館
孟菲斯博物館的占地很小,是一棟二層小樓,分館內與庭院兩部分。博物館入口處除有棵大樹,還有一個個獨立的小商鋪。庭院中的 人面獅身像可能是阿蒙霍特普二世(Sphinx of Amenophis II),高4.5米,長8米;是由英國考古學者於1912年所挖掘的。現在這裡除了幾尊雕像、石柱和神廟殘垣斷壁之外,和一些看不懂的圖案和象形文字,其他已所剩無幾。
阿曼和闐二世的獅身人面像,使用雪花膏石製作。
後方紅樹處是博物館入口
這座拉美西斯二世的石雕立像,數十年前因傾倒而斷裂過。
石棺的蓋子是實心的,上面刻有許多花紋。
用花崗岩做的石棺,可惜的是石棺有裂縫,所以沒被使用。
館內只有一尊躺著的拉美西斯二世(Ramses II)巨大石雕,及牆邊擺放著幾塊破損石雕。拉美西斯二世雕像原先躺在古城的荒野上,被尼羅河泛濫之水所淹沒,並有多處損毀。直到1820年,由考古學家發掘出來,由埃及政府出資修建考古公園,並為它專門建立這座博物館,讓雕像橫躺在館內大廳。
博物館門前的雕像
殘存的石雕原陳列在孟菲斯普塔神殿
拉美西斯二世雕像是由整塊石灰岩雕成,原約14米高,但在一場地震中,雕像的雙腿及左手斷裂。雕工相當精美,雖然歷經3200年的歲月,其細緻的紋路都清晰可見。
登上二樓俯視拉美西斯二世雕像,右側未被尼羅河水侵蝕,仍光滑平整。
雕像左側明顯被尼羅河水侵蝕 ,花崗岩表面凹凸不平。
雕像頭戴白冠,象徵統治上埃及,冠上有眼鏡蛇紋飾,
牆邊擺放著幾塊破損石雕。
1979年,孟菲斯及其墓地金字塔——吉薩至代赫舒爾金字塔場地群,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