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中科學博物館.植物園區
日前與內人參觀科學博物館後方的植物園區,這裡占地4.5公頃,整體展示的共分為熱帶雨林溫室,及戶外台灣各地低海拔植物生態展示區兩大部分。民眾在此不僅可欣賞各種有趣的植物,也可在這裡散步閑逛,是個親子休閑的好去處。
熱帶雨林溫室
珠光鳳蝶模型
珠光鳳蝶原產於蘭嶼,是瀕臨絕種的保育類動物,雌蝶展翅可達14公分,是臺灣原生蝶類中體型最大的。雄蝶的後翅在陽光照射下,會發珍珠般的淡藍光澤,因而得名。近年因幼蟲食草-港口馬兜鈴被當成野草大量移除,珠光鳳蝶因此瀕臨滅絕。
進入溫室不久,就巧遇小學生戶外教學, 導覽教師講解植物生態,我們悄悄跟在後面聆聽, 內人認真筆記,而我忙著拍照。原本只想走馬看花遛一圈,結果意外認識不少雨林植物及其特性,收穫非淺。由於時間無法配合,我們就只參觀了熱帶雨林溫室,戶外植物生態展示區只就能以後再參觀了。
熱帶雨林溫室
熱帶雨林溫室是一座倣塔造型中國式風味的特殊玻璃溫室,總建築高度約40公尺,由懸吊式鋼構玻璃帷幕所構成的密室。內部模擬熱帶雨林的環境特性,如:超高樹、河岸雨林、雨林地床、低地熱帶雨林等。其中展示了用途和觀賞的植物共約400多種,讓人宛如置身在熱帶叢林一般。
人造瀑布從30多公尺灑下。
何謂「超高樹」?
植物繁盛的亞馬遜熱帶雨林,樹冠大致分五層,常有突出於第五層之上的樹木稱為「超高樹」,多為落葉種類。
第五層—(最高層)高度約45公尺,樹冠呈傘狀,樹梢之間稍空曠,空氣流通,陽光易穿透。
第四層—各樹梢之間仍有廣闊距離。
第三層—樹冠緊密排列,高度6~12公尺,此層亦即地面所能仰視的一層。
第二層—為灌木層,較為稀 疏清爽。
第一層—為地被層,生長蕨類與草本植物,鋪累積的落葉很淺,很快便被搬運分解。
鳳梨科植物
大家都知道鳳梨,那是常吃的水果,長在地上,味道酸酸甜甜。說的没錯,但那只是鳳梨科家族中的一個成員而已,其他的成員可不一定長在地上呢。全世界的鳳梨科植物共有52屬2656種342變種,分布中心在熱帶至暖溫帶美洲,若以它的生態習性可分為三種:地生型鳳梨、積水型鳳梨及空氣型鳳梨。
地生型鳳梨—地生型鳳梨的根系通常發展良好,可以像普通植物一樣吸收水分、養分,葉片排列鬆散,組成蓮座狀叢生的外觀,沒辦法攔截並保存水分。我們平常吃的食用鳳梨就屬於這一類型。
積水型鳳梨—積水型鳳梨的葉片呈現蓮座狀,卻排列緊密,在中心形成漏斗狀的空間,可以儲存水分,也可以承接落葉,收集養分,中心的積水能幫助它們度過乾旱期,根主要是用來將它們固定在樹上,但是某些種類的根還具有吸收水分、養分的功能。
空氣型鳳梨—而空氣型鳳梨具有像電線般的根,能幫助它們固定在樹或其他東西上面,根沒有吸收養分的功能,但是葉片上長滿了鱗片狀的毛,就靠這些毛吸收空氣中的水,像露水、霧氣等。許多空氣鳳梨都有著銀白色的外觀,在強光的環境中,可以反射陽光,避免晒傷,松蘿鳳梨就是其中之一。
葉片上長滿了鱗片狀的毛,下垂如窗簾般非常美觀。
砲彈樹
原產地:熱帶美洲、圭亞那。株高可達30公尺,徑50~80公分,樹幹直,樹皮灰白帶黑褐色,有不規則點狀縱裂紋;樹幹直立或斜上昇,粗壯。幼葉呈長橢圓形,成樹後轉為倒卵形或橢圓形,長10~25公分,寬3.5~5.5公分。
幹生花,從樹幹長出枝條,然後開出花來,多數向下懸垂;花開放時徑10~12公分,肉質,瓣內為粉紅色,瓣外為黃色,具有香味,呈總狀花序排列。果實球形,茶褐色,似樹瘤,徑達 15~20 公分,近中部有明顯的花萼裂片,果實圓周近底部周圍有六個凹陷點,渾圓如古代砲彈;果肉有臭味,打開後很快地轉變為墨綠色,內藏多數種子。
果實球形,很像古代砲彈。
警告牌寫著:防止砲彈樹果實掉落,為確保安全,請勿靠近。
海椰子
這株海椰子是台灣唯一的一棵。又名海底椰、綠巨人或屁屁椰,產於印度洋中的島嶼國家塞席爾的兩座小島上。是一種特有棕櫚,以擁有植物界最大種子著稱。海椰子的種子發芽需時二至三年。之後25至40年才會開花結果。至於果實常需7至10年甚至更久才會成熟。樹齡可達一百二十年。海椰子樹高可達30公尺、葉長約4~7公尺、寬約2~4公尺。雄花似男子生殖器,長約1公尺。果實似女子骨盆,成熟時直徑40~50公分,一般重約15至30公斤。該株是2004年,由棕櫚植物蒐藏家唐震先生,幫忙購買兩枚海椰子種子種植而成。
海椰子種子很像屁股 ,所以又稱屁屁椰 (網路照片)
會走動的樹——號角樹
號角樹的支撐根細長且生長快速,會隨著樹型的改變而生長。樹幹有向陽性,跟隨光的方向偏移,為了樹幹穩固,支撐根數量便會向該方向增多,防止主幹因重心不穩而傾倒。原有的舊根因失去穩固主幹功能而漸漸萎縮。
樹幹會跟隨光的方向傾斜。
號角樹的支撐根細長且生長快速。
號角樹的樹幹及枝條中空,經常有毒蟻居住,砍下來的枝條可以製造成吹奏的樂器。
黑頂卷柏
黑頂卷柏原產在中國南部到中南半島的高濕度雨林底層,非常的耐陰,喜愛排水良好的介質,居家適合放在圓柱狀的玻璃瓶裡悶養,適合於兩棲缸、生態缸內造景植物。
五爪木
五爪木原生地為馬來西亞與菲律賓。園藝栽培一般株高0.5~1公尺,原生地高可達5公尺。五爪木的葉子特徵是五片像爪子一樣的葉片。
蕨屬類有200多種植物。鐵線蕨是最美麗的室內蕨類植物之一。不同類型的鐵線蕨葉的大小、形狀與結構也不同。
鐵線蕨
鐵線蕨又名鐵絲草、少女的髮絲。是原產於中、南美洲,屬多年生草本,附生或地生蕨類植物。地上有短莖黑色光亮,2至4回羽狀複葉,葉身長15~30cm,全葉呈長三角形至卵狀披針形。因其莖細長且顏色似鐵絲,故名鐵線蕨。
梯葉鐵線蕨
梯形鐵線蕨原產中、南美洲,多年生草本植物,株高50-70釐米,莖黑色,纖細,葉綠色,有光澤,近梯形。生命力還頗為強健,種植可超過十年以上。喜溫暖、濕潤、土壤疏鬆、肥沃、半陰環境,忌陽光直射。
大葉鐵線蕨
大葉鐵線蕨屬名 Adiantum 來自希臘語“不濕”的意思,指水滴能輕易從葉子表面滑落的特性。該植物原生長在瀑布和滲水區的岩壁上,經過培育後,葉子形狀和顏色產生多樣物種,成為有價值的園藝植物。
大葉鐵線蕨與下方的梯葉鐵線蕨大小的差異。
鹿角蕨
鹿角蕨屬為水龍骨科,目前共有三大類群、十八個已經發表的原生種,主要分布於熱帶與亞熱帶地區,為攀附於樹冠層的多年生植物。鹿角蕨在外觀型態上有兩種不同功能的葉,一為圓球狀包覆根部且葉冠分叉向上生長的「營養葉」;另一為下垂且多重分叉或向上分叉似麋鹿角的「孢子葉」,也是被稱為鹿角蕨的主要原因。
營養葉
孢子葉
雨果屋
雨果屋是遊客中心,名稱意為熱帶雨林中孕育希望的果實,裡面固定時間有象魚及食人魚的導覽解說與餵食秀。除此之外,還有商品展售區、美食區、飲水機及洗手間……等,提供遊客舒適的休憩空間。
秋海棠
秋海棠是一種耐寒的多年生塊莖植物,以精緻且茂密的橄欖綠色葉片而聞名,夏秋間開出艷麗的粉紅色或白色花朵。原生種全世界已知至少有 1,600 種,園藝栽培品種更是超過1萬種。各種歧異度非常高,不論葉形、葉色斑紋及植株型態的表現,秋海棠的千變萬化,令人嘖嘖稱奇。
箭毒蛙
箭毒蛙是細小及白天活動的青蛙。牠們是中美洲及南美洲的原住民,而當地部族將牠們身上的毒素塗在箭上,故得此名。此科下有超過175個物種,但只有55種具有毒性,且只有3種的毒素被當地居民用以狩獵。
亞馬遜河河魚
亞馬遜河發源於秘魯南端安地斯山脈,流經世界最大的熱帶雨林,長達6.800公里,是世界上流量最大、流域最廣、支流最多的河川,河域孕育豐富的魚種。
從飛機上鳥瞰亞馬遜河上游。(2014攝於秘魯上空)
巨骨舌魚
世界上大型的淡水魚之一,俗稱象魚。原生於南美洲的亞馬遜河,在地球上存活億年,有活化石之稱。成熟的巨骨舌魚長度可超過2.5米,重達100公斤(迄今捕獲的最重達230公斤),經常需要浮上水面,以呼吸空氣。
巨骨舌魚
紅尾鴨嘴
鐵甲武士
食人魚
食人魚亦稱作食人鯧,為南美洲河流內的一類雜食性淡水魚,這種魚主要還是因其鋒利的牙齒以及肉食性而為人們所知,一般作為淡水觀賞魚以及食用魚用途。
亞馬遜河上游的食人魚有著鋒利的牙齒。(攝於2014秘魯)
對於都會中生活忙碌的我們,能利用空間逛一趟植物園區,不只可舒緩工作壓力,增添見聞,也可以接近大自然。
地址:台中市北區館前路1號
電話:(04)2322-6940
營業時間:週二至週日 9:00-17:00
門票:植物園區戶外參觀免費,熱帶雨林溫室票價:成人20元、兒童10元、65歲以上平時免費,假日1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