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一)波恩、科隆主教座堂
波恩舊市政廳
1949年10月7日德國分裂。東德首都設於柏林,西德以波恩為臨時首都,並強調兩國分治僅為暫時性的現狀。1994年兩德統一,柏林重新成為德國的首都,而波恩則成為「聯邦市」。當前波恩還駐有6個聯邦部門,是德國第二大政治中心。
舊市政廳建於1737~1780 年間,採洛可可風格,特別是建築物上方金光閃閃的皇冠雕飾,非常吸睛。雖然廣場前有許多市集攤販,依舊不減它的風采。舊市政廳以其歷史地位聞名,不少歷史名人先後在此演說過,如:法國總統戴高樂、美國總統甘迺迪、英國女皇伊麗莎白二世及蘇聯領導人戈巴契夫等人。
貝多芬故居
1770年貝多芬出生於波恩,這間18世紀粉色的屋子,是貝多芬所住過的房子中僅存的一間。1889年,被改成「貝多芬紀念博物館」,是當今世界上有關貝多芬生平的最大的收藏館。博物館設有12個展廳,展品是從150多個原始文獻材料中精心挑選出來的 ; 如貝多芬各個時期的畫像、 親人、老師、朋友和生活環境的畫作、他的作品手稿,使用過的樂器等。按時間順序娓娓道出貝多芬的一生。其中交響樂第6號作品《田園》、鋼琴奏鳴曲《月光》等樂譜,對於古典樂迷是不可錯過珍品。
鋼琴奏鳴曲《月光》
聖雷米吉烏斯教堂 St. Remigius Church
遊覽途中經過聖雷米吉烏斯教堂,是座歷史悠久的哥德式天主教堂,距離貝多芬之家約280米。1307年竣工,17世紀以來屢次遭受毀損。貝多芬之父在此結婚,貝多芬於1770 年12 月17 日在這裡受洗,且12歲時就在教堂演奏管風琴,被聘請為助理風琴師。
科隆主教座堂 Kölner Dom 【1996年列入世界文化遺產】
科隆主教座堂於1248年重建時,以法國蘭斯主教堂和亞眠主教座堂為範本,因為資金短缺,工程時斷時續。1880年間,才由德皇威廉一世宣告完工,耗時632餘年。至今,修繕工程仍然不斷。藝術史專家認為,該教堂完美結合了所有中世紀哥德式建築和裝飾元素,還保存著許多自古以來留下來的珍貴文物,因此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於1996年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大教堂的平面圖呈拉丁十字形,兩側各有兩條廊道,支撐著高聳的哥德式拱頂。157公尺高的鐘樓,內含12口鐘,是德國第二,世界第三高的教堂,也是世界上第三大的哥德式教堂。是科隆市的地標建築,及最受歡迎的旅遊景點,平均每天擁入20,000遊客參訪。
大教堂模型
塔樓尖頂模型 Kreuzblume
在大教堂廣場上豎立的塔樓尖頂模型,採原尺寸由混凝土澆築製成,高9.5公尺、寬4.6公尺、重35噸。除了葉緣和梯形石外,其他部件為空心體。底座上有15種語言的說明牌,可視為大教堂竣工的紀念碑。
巨大的青銅門上值得一看的作品是米蘭聖母像(Milan Madonna),木雕是13世紀流傳至今,是西方第一個象徵聖母和聖嬰的木雕作品,其精湛的工藝備受推崇外,也傳達精神上的意義,備受基督徒的關注。
精美的彼得大門建造於1370~1380年間,是教堂最古老的大門
教堂內部
16世紀,哥德式建築中的玫瑰花窗 ,被認為是上帝之光反射處,使神的智慧與奧妙清楚地展現出來,並創造出神秘感。教堂內的玫瑰花窗 也遠近聞名。最古老的來自於13世紀,而最近則是2007年設置的。
北側一系列五扇窗户是教堂16世紀的玫瑰花窗。
南側一系列的五扇窗戶,是巴伐利亞國王路德維希一世於1848年所捐贈的巴伐利亞之窗,展示基督教早期的五個場景;特別介紹其中的二扇:敬拜之窗及哀嘆之窗。
Anbetungsfenster敬拜之窗—描述耶穌誕生,東方三博士前來朝拜情景。
下方為四先知:以賽亞、耶利米、以西結和但以理。
Beweinungsfenster哀嘆之窗—描繪耶穌受難後在聖母懷中,眾人們哀泣情景。
下方為四福音傳道者:馬太、馬可、路加和約翰。
三王聖龕
據稱,君士坦丁大帝的母親海倫娜尋找有關耶路撒冷的遺物時,發現了東方三聖的「遺髑」,原本存放於君士坦丁堡(今稱:伊斯坦堡),西元314 年運至米蘭主教座堂;1164年,腓特烈一世將「三王遺髑」贈給科隆大主教Rainald von Dassel (達塞爾.雷納德)。因此,各地朝聖信徒驟增。科隆主教座堂前身是西元9世紀的羅馬式教堂,因難以負荷,故於1248年不得不建造現今的教堂。
1190年科隆大主教特別製作「三王聖龕」安置「三王遺髑」,以青銅鍍金製作 ,浮雕正面為基督生平 ,側面為大衛王和先知等人物。安置於聖壇上,聖壇是14世紀時以黑色大理石雕刻而成,被認為西方最重要的祭壇。 我們到達時,祭壇外圍用紅繩圍住,並有神職人員看守,禁止進入。原本想離去,因心有不甘,就在教堂多待了一會,突然發現神職人員將紅繩拿開,並有部分遊客入內,我與內人也緊跟其後,後來想起可能是開放時間未到,心想還好沒有離開。
聖母祭壇
許多信徒奉獻個人的珠寶首飾,因此教堂安排一個聖母像來穿戴這些奉獻品,有點像台灣神明掛滿了信徒奉獻的金牌。1969年,曾有偷兒打碎玻璃窗,偷走飾品;不過,沒多久信徒們的奉獻,聖母再度珠光寶氣。1991年,教堂將聖母披上華麗的長袍。
教堂地下室
教堂前廣場上的街頭藝人用粉筆作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