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3)苦路14站
苦路14站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宋) 陸游
耶穌受難的歷史,十五世紀時,聖方濟為方便教徒們朝聖,根據四福音書記載,規劃了一條耶穌受難時的路線。一到七站在穆斯林區,八到十四站在基督徒區(其中十到十四站在聖墓教堂)。
第一站:耶穌受審,安東尼亞塔,據推測這裡是羅馬時代彼拉多的總督府,現在是一所阿拉伯學校。
第二站:耶穌揹十字架,穿上紫袍戴上荊棘冠冕。此處建了鞭笞教堂。
第三站:主耶穌首次體力不支倒下,現址興建一座波蘭禮拜堂。
第五站:古利奈人西門代替耶穌揹十字架,是座小岩洞教堂,現為聖方濟會祈禱室。
第六站:維羅妮卡為主耶穌抹去汗血,現為小修女院禮拜堂。
第七站:耶穌第二次體力不支倒下。現在是聖方濟禮拜堂。
第八站:耶穌安慰哭泣的婦女。現在是東正教修道院。
第九站:耶穌第三次體力不支倒下。
第十站:耶穌被剝去外衣,沿著聖墓教堂外面階梯而上。
第十一站;在聖墓教堂二樓主殿,耶穌被釘在十字架上。
第十二站;耶穌死在十字架上。現為東正教堂,祭壇立於裂石上。
第十三站;耶穌遺體被抬下來,放在一塊膏抹石上,現在這塊石頭放在大殿入口處。
第十四站;是耶穌被埋葬後復活之處。在大殿左側,就是復活教堂。
復活教堂
復活教堂大門
復活教堂庭院
耶路撒冷苦路是基督徒追思朝聖之路,所強調的不僅是耶穌受苦與死亡,更是基督復活所帶來的重生與希望。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