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4)加利利湖與湖區的耶穌足跡
加利利湖
加利利湖的水源來自約旦河,是以色列最大的淡水湖,總面積是166平方公里,最大深度48米,湖面低於海平面213米,是世界最低的淡水湖,也是第二低的湖泊(最低的湖泊為死海)。我們坐船遊覽加利利湖,船家得知我們來自台灣後,特別升起我國國旗。
加利利湖
加利利湖區與耶穌事跡有關,所以更負盛名,如:耶穌曾在這裡傳道,幫助大弟子彼得網獲153條魚,所以傳說加利利湖裡有153種魚,其中有一種叫「彼得魚」。
晚餐吃的就是「彼得魚」,看起來很像「吳郭魚」。
加利利湖區周圍有多處耶穌的足跡,如:耶穌在八福山宣布「登山寶訓」的八福教堂、耶穌傳講複印的重要場所迦百農、耶穌顯示神跡的五餅二魚教堂、施洗約翰為耶穌洗禮的約旦河等。
網路照片
八福教堂
據《聖經·馬太福音》中記載:耶穌帶著信眾上山並對他們訓示說,有八種人可以得福。這就是耶穌門徒們的聖訓,歸納耶穌的思想和教義中最核心的內容。於是,耶穌訓示信眾的山,就被稱做「八福山」。據說,耶穌就是在這裡挑選了他的十二個門徒。後來,山上建了教堂,人們就把這座教堂稱為「八福堂」了。每天都吸引來自世界各地的基督教徒和旅行者來此朝聖。
八福教堂聳立在美麗的花園裡,鮮花綠樹襯著加利利湖,景色很漂亮。教堂正面,整體用青灰色,莊重樸實,甚是工整,二層為八面體,頂層為二層穹頂,整座教堂顯得格外寧靜聖潔。教堂內莊嚴肅穆。
八福教堂
教堂的祭壇。
金色的穹頂,中間據說是象徵宇宙的藍色天體,華貴而莊重。
五餅二魚堂
另一處神跡是五餅二魚堂,即餅之奇蹟教堂,位在加利利湖西北的塔布加。相傳,耶穌在此傳道時,曾用五餅二魚餵飽五千人, 4世紀時,信徒們在此興建教堂,紀念耶穌的神跡,並在5世紀進行擴建。7世紀時毀於戰亂之中。1892年,德國考古學家開始挖掘工作,出土了5世紀的拜占庭式馬賽克鑲嵌畫,和一些其它的歷史文物。
目前的教堂建於1982年,樸實而無華。祭壇下方發掘的石灰石,據說,就是五餅二魚神跡發生的地點。祭壇前的地板上,是以色列保存最好的五世紀鑲嵌圖,圖畫中間有一籃麵包,兩側各嵌出一條魚,代表五餅二魚。教堂的地板上,另嵌有許多當地的花草,鳥獸,蟲魚等的圖案。
教堂內部樸實而無華。
教堂的祭壇。
祭壇前的地板上,是五世紀鑲嵌圖
圖畫中間有一籃麵包,兩側各嵌出一條魚,代表五餅二魚。
另嵌有許多當地的花草,鳥獸,蟲魚等的圖案。
庭院
庭院中有5世紀出土的兩個深色的大石碗和石磨盤,這是壓榨橄欖油的原始工具。
迦百農
第三處神跡是迦百農,這裡是耶穌傳道講福音的場所,也是耶穌停留最久的地方,所以稱此處為「自己的城」。據說,耶穌復活後,回到迦百農等候門徒們來見他。在此有不少神跡發生過,例如:治好彼得岳母的熱病、在會堂趕逐污鬼、醫治百夫長的僕人、呼召彼得、安得烈、雅各、約翰和馬太,設立十二門徒等。
迦百農入口隨即能看到一座彼得雕塑,腳旁有著一隻魚,表示他出身漁夫。左手持牧羊杖,右手拿著2把鑰匙,一把是「天國的鑰匙」,另一把是「教會的鑰匙」。底部銘刻著:「彼得,我要把我的教會建造在這磐石上。」
天主教第一任教宗彼得的銅刻雕塑
走入內部是一片4世紀左右的村落遺跡,遺址前方是猶太居民殘跡。在希臘、羅馬和拜占庭時期,猶太人受到排擠,只能被流放到加利利湖區這種地方居住,可以看出,當時的房子小而簡陋,居住條件很不好。一座八角會堂,突兀地聳立在遺跡上,這是為了保護遺址1990年建的。教堂內布置得很簡約,中央有個方形的玻璃,可以清楚看到下方的古代遺跡,那就是彼得的故居。
八角會堂
教堂中央有玻璃可看到彼得的故居。
會堂遺址旁邊有不少會堂裝飾的殘塊,從上面的猶太特殊標誌:大衛星,神殿,七燭台等可以證明這確實是猶太人的建築。
4世紀猶太會堂遺址
石材上刻著大衛星。
最上方刻著七燭台。
彼得的家是一座現代式的樓,這裡是博物館,我們沒有進入參觀。
耶穌受洗地-約旦河洗禮池
伯大尼位置在死海北面9公里,此地以前是屬於約旦的耶穌受洗處,但1967年以色列在打贏了六日戰爭,約旦河成了以色列與約旦之間的界線,受洗處自然也就共有,東邊屬於約旦,西邊屬於以色列。此地因曾埋了4000枚地雷,為顧慮安全直到2011年才開放。2015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約旦河洗禮池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我們2013年前往參觀,是在東邊的約旦,可以看到對岸有許多信徒在河中受洗,當時水質不是很清澈,浸入水中須要有點勇氣。雖然不是教徒,既然來了也就入境隨俗,將雙足浸入約旦河,體驗教徒們對信仰的虔誠。2000年3月,教宗若望·保祿二世訪問了該遺址並認定此處為耶穌受洗地。
對岸(以色列區)有許多信徒在河中受洗。
我們入境隨俗,將雙足浸入約旦河。
希臘東正教的施洗約翰教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