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陶宛(二) 特拉凱水中古堡、十字架山
特拉凱水中古堡簡介:
特拉凱曾為立陶宛古都, 共有32座湖泊,蓋迪米諾斯公爵首先於此興建城堡,後因遷都維爾紐斯,將此區交給其子科斯圖提斯大公爵管理。科斯圖提斯大公爵執政期間(1342–1382)興建半島城堡,及特拉凱水中古堡 。1377年,條頓騎士團入侵,科斯圖提斯大公爵被暗殺。
科斯圖提斯大公爵之子維陶塔斯執政後重新整建城堡,古堡 在維陶塔斯執政時期1409年完成,並於1430年逝世於城堡內。
特拉凱水中古堡
特拉凱水中古堡大門
15世紀擴建城堡前地,城牆加固為2.5米厚,在不同的角落興建三個防禦塔。城堡後來一度變成監獄,17世紀以後便完全被廢棄。
二戰結束後,1946年重起城堡復建計劃,主要修復工程集中在1951-1952年間,1961年城堡修復完成。特拉凱古堡終於又以15世紀的風貌重現世人,如今為歷史博物館。
城堡平面圖
外圍士兵住處
廣場上的刑具
公爵大殿
公爵大殿和城堡前地間築成一條壕溝,壕溝的寬度正好能容得下一隻小船通行。
大殿和城堡前地間用一座活板城門連結,戰時可將大門收起。
城堡的裝修使用眾多材料,比如:屋頂琉璃瓦,燒制磚塊,彩色玻璃窗,整體建築帶有羅曼色彩的哥德式建築,14、15世紀時,是立陶宛大公的夏宮。
公爵大殿四周是建築,中間是庭院。
燃燒石頭取暖的地窖。
二樓的聚會大廳
大公的座椅
精緻的壁毯
彩色玻璃窗畫的是科斯圖提斯大公
十四世紀的銀條與錢幣
維陶塔斯大公遠征黑海時帶回的卡萊姆人(突厥裔)的服飾。
第五次改建工程
木造棧道及樓梯繞著磚牆興建。
密道(捷徑)
團體照
十字架山
十字架山位於立陶宛第四大城的希奧利艾,距離首都維爾紐斯214公里,距離拉脫維亞首都里加128公里。
關於十字架山的由來,傳說眾多已不可考。不過一般人認為首批十字架的安置,應是西元1831年,立陶宛人為了紀念反抗俄羅斯(蘇俄)被迫害的民族英雄們,在這裡立了眾多十字架來抒發內心的悲憤。之後,也有天主教徒到此朝聖安置十字架,十字架山漸漸成為立陶宛人為家人、國家、和平祈禱的地方。
商店提供各種十字架任憑客人挑選。
由售票處到十字架山有一段路程。
十字架山是一座小山丘,上面插了數萬個不同型式的十字架。1990年的統計數字是55000個,2006年的統計數字是10萬多個十字架。目前,此地有多少十字架?只能說:「已多到無法統計。」十字架山不只成了著名的觀光勝地,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也將它收錄為世界文化遺產。
1993年9月7日,前天主教教宗若望·保祿二世訪問波羅的海時,曾在十字架山舉行彌撒,宣布這是一個盼望、和平、愛與犧牲的地方。此處後來放置了一塊石碑,上頭記錄下教宗說過的話:
(Thank you, Lithuanians,
for this Hill of Crosses which testifies to the nations of Europe
and to the whole world the faith of the people of this land.)7.9.1993
「感謝你們,立陶宛人,因為這座十字架山向歐洲國家及全世界見證了這塊土地上人民的信仰。」
彌撒台
晴天旅遊 http://www.sundaytour.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