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脫維亞(三) 高哈國家公園
高哈國家公園
高哈國家公園是拉脫維亞第一座國家公園,成立於1973年,面積有92.000公頃。這裡森林蓊鬱,棲息著各種動物;且包含500多個文化歷史古蹟:城堡,教堂,莊園,以及紀念碑等。我們參觀希古達新堡、希古達中世紀城堡、古特曼洞穴、民歌公園及圖雷達城堡。
停車場的裝置藝術。演奏準備
希古達新堡
希古達新堡1878年間建,外牆利用舊城堡碎裂的石頭修築,形成不同的層次。二戰前,曾為文學家聚會之場所,1993年拉脫維亞獨立後,目前是本地市府與市議會的廳舍。
希古達中世紀城堡
希古爾達中世紀城堡建於1207年, 是聖劍騎士團的遺蹟, 當時只是個軍事要塞及一個小教堂。1236 年由利沃尼亞十字軍接管後,將它整建成修道院。18世紀時戰爭期間嚴重損毀,因重要性逐漸消失便不再修復。目前城堡只剩下主要入口處的塔樓,和西南角的修道院殘牆。
希古達中世紀城堡入口。
希古達中世紀城堡大門。
穿傳統服飾的工作人員教團員射箭。
塔樓,內部有電梯。
表演台。
古特曼洞穴
位於希古達和圖雷達城堡之間,這座萬年洞穴深 19 米,寬 12 米,高 10 米。 洞穴是紅色砂岩,岩壁上有早年留下來的圖案及文字,也有近代遊客的刻字,原來"老孫到此一遊的性格" 古今中外皆然 。
這個洞穴有個淒美的愛情故事,一位名叫瑪雅(1601-1620)的少女,在圖雷達城堡附近處昏迷,被城堡裡的人發現後,帶回扶養長大。瑪雅成年後美麗動人,並和城堡裡的園丁陷入熱戀。因逢戰亂,一位波蘭士兵垂涎瑪雅姿色,將她騙到此洞穴意圖玷汙,瑪雅抵死不從而被殺害 。
她的遺體就葬在城堡附近的樹下,被稱為「圖雷達的玫瑰」。另種說法,這裡不是墓地只是個紀念碑。
圖雷達城堡
城堡於1214年由亞伯特主教興建,是磚造哥特式風格建造。中世紀時為里加大主教的宅邸。16世紀城堡增建防禦功能,入口有四座高聳的塔樓和三座門樓。1776年城堡遭大火嚴重燒毀,漸漸變成廢墟。1950年城堡開始修復,目前改為博物館,可參觀地窖、監獄、炮樓和衛兵的住所等,也可登上主樓,眺望高加河河谷的景色。
古堡平面圖。
此照片在希古達中世紀城堡遠距離拍攝。
圓形瞭望塔。
圓形瞭望塔頂層。
二樓有教堂,一樓有古蹟展示間與遺址。
監獄。
古蹟展示間。
遺址。
教堂。
射箭練習場。
民歌公園(Folk Song Park)
由圖雷達的玫瑰紀念碑到圖雷達城堡途中,走不到百公尺左邊一條路,就可看到遠處的民歌公園。民歌公園為紀念拉脫維亞民歌之父:Krišjānis Barons(克里沙尼·巴隆斯1835年-1923),這裡是歌唱民族歌曲,象徵爭取獨立的地方。
公園建成於1985年,裡面有26座石雕。這些石雕都是雕刻家Indulis Ranka(因達勒斯•蘭卡)的作品,表現拉脫維亞的文化傳統和生活智慧。目前,公園裡經常舉辦拉脫維亞民謠活動。
民歌公園代表作品 “歌曲之父”。
晴天旅遊 http://www.sundaytour.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