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 ( 五 ) 泰寧尚書第
泰寧
福建省泰甯古城位於武夷山南麓的泰寧縣城關。昔日泰寧曾有「漢唐古鎮,兩宋名城」之稱。北宋元祐元年(1086年)宋哲宗將孔子家鄉闕里府號「泰寧」賜作縣名 ,寓「泰平、安寧」之意,從此這一縣名沿用至今。
泰寧街景
尚書第售票處
尚書第
尚書第位於泰寧古城的核心,是明末天啟年間,兵部尚書兼太子太師李春燁的府第。李春燁六歲讀書,十六歲考上秀才,三十六歲中了舉人,直到四十六歲時才中了進士,可謂是大器晚成
尚書第建於明朝天啟元年至天啟七年(公元1621年到1627年),這座明代民居建築群,沐風瀝雨了近四百年。尚書第座西朝東,南北長87米,東西寬60米,占地面積5220多平方米,全為磚、石、木結構,木質部分全部採用杉木材料。因尚書第多為木製構建,因此每一棟旁邊都有防火牆,可以防止火蔓延到其他棟。整體建築擁有京城官府建築的莊嚴恢弘氣勢,又糅合了徽派山牆建築的元素,有著「江南第一民居」的美譽。
尚書第
尚書第 平面圖
泰寧古城模型
庭院前的甬道分南北二門進出,主體建築共有五幢,以及輔房、馬房、後花園等附屬建築。整個尚書第規模宏大,有「一座尚書第,半座泰寧城」之稱。
甬道設五重門樓,全宅門額都嵌有石匾,從南端起分別題刻著「尚書第」、「柱國少保」、「四世一品」、「禮門」、「義路」、「曳履星辰」、「依光日月」、「都諫」等字樣。
甬道設五重門樓
五幢大院的第二幢是尚書第的主廳,也是尚書第的精華。「四世一品」是天啟皇帝賜封給李春燁家族四代(李春燁自己及夫人、父母、祖父母、曾祖父母)享受一品待遇的榮譽。
門口兩側的抱鼓石有震威辟邪的作用,古代使用抱鼓石是講究的,文官用方形的抱鼓石,武官則用圓形的抱鼓石。
天啟皇帝賜封的「四世一品」
依光日月
天井內置石雕花柱、花架和石水缸,這在當時是最豪華的擺設。石水缸可用來以養魚、澆花和防火。
窗戶
這個窗戶從外面看突出來的很像是空調,在古建築中可以時常見到,夏天時,它突出來方便通風;冬天時,可以在裡面鋪上一層宣紙有保暖的作用,達到冬暖夏涼的效果。而且這個小窗子都是一些小格子組成的,像我們現在的百頁窗,所以私密性也很好。
陳列物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