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浙江之旅(八)杭州-西湖
杭州-西湖
水光瀲灩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宋 蘇軾
如果有機會來杭州,選一個最具代表性的地方遊覽,那就選西湖吧! 古往今來,有太多的文人墨客讚美過西湖。
西湖(又稱西子湖)有十景,是指分布在杭州西湖周圍的十個有代表性的景點。通常是指蘇堤春曉、曲院風荷、平湖秋月、斷橋殘雪、花港觀魚、南屏晚鐘、雙峰插雲、雷峰夕照、三潭印月以及柳浪聞鶯這十個景點。有些景點是在不同季節才能欣賞到,所以不是去一次 就可全覽「西湖十景」。
《印象西湖雨》-- 張靚穎
其實西湖何止十景,又談何排名。這是一座使人慵懶的城市,既然來了,不妨就安下心來,慢慢的走,靜靜的看,細細的品。
西湖有三堤,白堤、蘇堤及楊公堤,不知是否因蘇堤風景美、故事多,一般旅行社多半將遊客帶到蘇堤。
蘇堤
北宋元祐四年(1089),詩人蘇軾(蘇東坡)任杭州知州時,疏浚西湖,利用挖出的淤泥構築,歷經後世演變而形成的堤防,杭州人民為紀念蘇東坡治理西湖有功,把它命名為「蘇堤」,同時也作為歷史中的一個景點。
蘇堤南起南屏山麓,北到棲霞嶺下,全長2.8公里,堤上有6座橋,自北而南為跨虹橋、東浦橋、壓堤橋、望山橋、鎖瀾橋、映波橋。
微風中蘇堤漫步,遙想東坡一生風雅事跡。濛濛西湖,依舊保有千古美景,此刻,腦海拼湊出一副對聯:
雙目細觀西湖千年美景;
隻毫勾勒東坡曠世奇才。
花港觀魚
"西湖十景"中有"花港觀魚"是西湖園林中最具看頭的景點。坐落於蘇堤南端的西側,這裏以花、港、魚為三大特色,春夏秋冬,各有花期,是觀魚賞花勝地。
「林徽因」青銅鏤空雕像
湖畔有一方別致的鏤空鐵板雕像,是紀念杭州出生的建築才女、詩人-林徽因(1904-1955)。
抗日時公園被毀,戰後委由林徽因設計重建。2006年,杭州市在西湖南岸設置「林徽因青銅透雕像」,由清華大學建築學院設計,採用透空剪影。影像采自林徽因年輕時在長城的照片;文字選取林徽因所著《平郊建築雜錄》中的一段。
如今,鏤空雕像讓才女與西湖合而為一,西湖的容顏彷彿是才女的肌理,唯美自然,讓人產生無限遐思。
“在光影恰恰可人中,和諧的輪廓,披著風露所賜予的層層生動的色彩……無論哪一個巍峨的古城樓,或一角傾頹的殿基地靈魂裡,無形中都在訴說,以至於歌唱,時間上漫不可信的變遷。” ——林徽因《平郊建築雜錄》
魚池畔「花港觀魚」石碑,為康熙南巡時(1699年)所題。
「花港觀魚」四字是乾隆皇帝御筆所題,傳說其中的「魚」字下面應該是四點代表火,但康熙悲憫魚當在水中游不該在火上烤,於是就落筆改為代表水的三點,象徵「如魚得水」。
去西湖絕對要搭船遊湖,我們在「花港觀魚」碼頭搭乘豪華畫舫暢遊湖光山色,細觀綠波嵐影,領略一下西子湖“淡妝濃抹總相宜”的美麗動人風貌。遠望雷峰塔,朦朦朧朧,虛虛幻幻,不由的想起許仙與白娘子的淒美傳說。
遠望雷峰塔
三潭印月
「三潭印月」指得是西湖小瀛洲水域,矗立在湖中的三座呈三角形排列葫蘆形的石塔,塔身為鏤空,鑿出5個圓洞。
相傳若在月明之夜,石塔洞口糊上薄紙,塔中內會點蠟燭,洞形印入湖面,呈現許多月亮,屆時真月和假月相輝映,美不勝收,這便是“三潭印月”的由來。
蘇堤春曉
柳暗花明春正好,重湖霧散分林鳥。
何處黃鸝破暝煙,一聲啼過蘇堤曉。
明 楊周
西湖十景之一的 「 蘇堤春曉」,是說春天來杭州要去蘇堤。杭州三月也是最美的季節,而我們來此時已是深秋,所以看不到翠柳夾岸,桃花灼灼;也不見煙波搖漾,夏荷豔豔。
「蘇堤春曉」御碑位於蘇堤第四橋壓堤橋畔,1966年被打斷成數截沉於湖中。文革後,該碑殘段被打撈出水,修復後居然碑身碑額俱全,使我們能夠一窺原碑的全貌。
西湖十景都立有清代御碑,其中只有「蘇隄春曉」、「曲院風荷」兩碑,是真的清代御碑,其他八景的石碑皆毀於文革時期。
御碑亭內「蘇隄春曉」四字為乾隆皇帝題寫的。
觀賞《印象西湖》劇情照片
出了蘇堤往東走沒多遠,就到了雷峰塔,傳說中白娘子就是壓在雷峰塔下。若想閱覽雷峰塔,請看下一篇:江蘇、浙江之旅(九)杭州 -雷峰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