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及(九)路克索神殿
路克索
路克索是埃及古都底比斯,當時上下埃及統一,國力強盛,遂建造神殿獻給諸神-法老權力的授予者。路克索諸多神殿中,以卡納克阿蒙神殿、路克索神殿最具代表性。路克索神廟位於路克索市內,徒步可至,遊客甚至可在街上免費觀看神廟外觀,尤其神廟晚上會開燈,景色非常美麗。
路克索夜景
路克索神殿夜景
路克索神殿建築過程
神殿始建於新王國時期、第十八王朝圖特摩斯三世 (BC1479 - 1425年),統治時期,供奉當時底比斯的主神阿蒙、祂的妻子姆特和祂們的兒子月神孔斯。
百餘年後的阿蒙霍特普三世(圖塔卡門的爺爺)在神廟的南邊建造聖殿、 多柱廳和阿蒙霍特普三世庭院 ,多柱廳是由32根廊柱支撐。相當有氣勢。
阿蒙霍特普四世關閉阿蒙神廟,在神廟邊緣另建阿頓神廟。 圖塔卡門重新敬拜阿蒙神,繼續建設神廟,完成柱殿。
到了拉美西斯二世年代,神廟再度擴建, 建造拉美西斯二世庭院、及一道高約24公尺高的塔門,牆外有美西斯二世的坐像和方尖碑。方尖碑高25公尺,原本是一對。但另一座則於1829年,由埃及的總督穆罕默德.阿里贈予法國,現安置在巴黎的協和廣場。
在大門對面,是一條長長的大道,兩側是人面及羊面獅身臥像(斯芬克斯大道)。大道長三公里,直通往卡納克神廟,但大部分已被破壞。
路克索神殿平面圖(網路照片)
空中俯瞰路克索神殿(網路照片)
路克索神殿塔門前的斯 芬克斯大道
斯芬克斯大道兩側是人面及羊面獅身臥像。
神殿塔門,塔門前原有六座拉美西斯二世雕像,現恢復二座。
拉美西斯二世的廊柱
柱廊跟諸多石像,雖然多有毀壞,遙想千年前的原貌,會有多壯觀。
拉美西斯二世的頭像。
埃及領隊正在解說,中文名字叫高大偉。
伊斯蘭教清真寺
400年前在塔門左側建造了一座清真寺,建清真寺時並不知道下面有座古老神殿,因此之前的大門開在這裡。如今路克索的沙塵被清走,因此清真寺大門也改為東方,清真寺目前仍在使用,也讓路克索這裡的不同埃及信仰從西元前2000年一直延續至今。
拉美西斯二世 人身柱廊
拉美西斯二世進入廊柱前的拉美西斯二世座像
拉美西斯二世庭院與 阿蒙霍特普三世庭院 之間的廊柱
阿蒙霍特普三世庭院
圖坦卡門跟他妻子安赫塞娜蒙,他們是同父異母的姐弟,在古埃及近親通婚是為了保護皇家血統的純正。
督彩繪圖/伊斯蘭教清真寺
神殿與教堂並存
在路克索神殿中,記錄著埃及宗教信仰的變遷。西元前4世紀,希臘亞歷山大大帝下令改造聖殿,將支撐屋頂的柱子改為教堂;羅馬時期(西元33-642年),遺址漸被沙淹沒覆蓋。遺址上方建立了教堂,留有基督教徒所畫的彩色基督圖。
天主教基督彩繪圖
路克索神殿的壁畫
值得一提的是,神殿中有幅壁畫非常特別,浮雕中一位男子沒有左手,卻露出直挺的陽具、大的有點誇張。這位男子因斷手而無法打仗,所以讓他留守村莊照顧婦女。戰後,當村中男人回家時,發現所有女性都懷孕了,眾男一氣之下再將其斷1隻腳。沒想到,若干年後,他的子嗣竟都驍勇善戰,而他被稱為繁殖神。古埃及人會觸碰壁畫的凸出物,以祈求增強生殖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