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九)聖莫里玆、伯爾尼納快車
聖莫里玆 St. Moritz
聖莫里茲位於海拔1,856米的上恩加丁地區,全年擁有320天日照的“香檳氣候”。 瑞士畫家瓦爾特赫吉(Walter Herdeg) 在1930年設計的太陽圖案,在1937年成為聖莫里茲的註冊商標,所以在聖莫里玆處處都可以看到太陽圖案。聖莫里茲最初是以礦泉聞名,該礦泉於3,000年前發現,朝聖旅人品嘗這裡的礦泉,經教皇利奧十世認證泉水具有療效,並確立該鎮為夏季溫泉勝地。
傳說中的賭注
聖莫里玆被譽為滑雪運動愛好者的麥加聖地,起因於1864年秋天,庫爾姆酒店的老闆⎯約翰內斯·巴德魯特 (Johannes Badrutt) 與四位英國渡假客人在火爐旁聊天。他形容:「聖莫里玆冬季的田園風光充滿熱情,雖然覆蓋著白雪,白天仍沐浴在陽光下,氣候溫和是“人間天堂”。」英國遊客不相信,因為英國冬天寒冷的像個黑暗世界。於是引發了一場賭注:巴德魯特邀請四人在十二月時再次光顧,如果他們覺得失望,他將負擔所有的旅費。十二月時,英國人果然來了,愉快的一直待到復活節,並且回國後大肆宣傳。
約翰內斯·巴德魯特畫像。
第二年,消息便在英國流傳開來,這個原本只在夏天擁有一些遊客的小城開啟了冬季旅遊的新大門,也帶動了整個阿爾卑斯地區冬季旅遊業乃至體育業的發展。 聖莫里茲曾成功主辦過1928年和1948年兩屆冬季奧運會。還舉辦過4屆高山滑雪世界錦賽,得天獨厚的地理條件贏得青睞。
停車場也可以看到太陽圖案。
聖查爾斯博羅梅奧天主教堂 Katholische Kirche St. Karl Borromäus
聖莫里玆的清晨有點涼意,早餐後,利用空檔到附近的聖莫里玆湖賞景, 矗立在湖西邊的聖查爾斯博羅梅奧天主教堂,建於 1886 年至 1894 年,主要提供溫泉客人使用,與湖水相映顯得格外寧靜。1960年代發現存在下沉風險,但教堂目前仍在使用。
團體集合後驅車來到聖莫里玆湖畔,搭電梯到「全景露台」觀景,再搭手扶梯經過「聖莫里茲設計畫廊」到上城區,這裡是塞拉斯大道,有非常豪華的旅社,及精品店。
聖莫里茲教堂遺垣裡的斜塔
斜塔(瘦塔)是聖莫里茲排名第一的景觀,最搶眼的地標性建築。斜塔最初興建於12世紀,與聖莫里茲教堂相連,但教堂於1893年損毀,由於頭重腳輕,斜塔的大鐘亦於差不多的時間拆除。儘管經過多次修復及修正,塔身仍然傾斜 5.5 度,可媲美或更勝於傾斜3.99度的比薩斜塔。
聖模里茲歸正教會教堂 Reformierte Kirche
歸正教會是座基督教堂,有著漂亮的鐘樓,高聳入雲。本想進入參觀,可惜教會正在聚會。
伯爾尼納快車 Bernina Express
「伯爾尼納快車」路線因經過伯爾尼納山而得名。快車行駛最低海拔429米的蒂拉諾,及最高海拔2253米的歐斯比茲歐.伯爾尼納,海拔高低落差達 1800米,在不使用齒軌情況下,克服高達7%的最大坡度障礙,成為世界最陡的無齒軌火車。我們從中途聖莫里茲上車至提拉諾,路程是全程的一半61公里,耗時約2小時12分鐘。配合車上地圖的說明,可欣賞美麗的景色,例如:高峰、彎道、冰川、湖泊及環形高架橋……等景點。
遠眺莫爾特拉奇冰川。
白湖是由兩座湖泊合併成的人工湖,1910年間,湖的兩端都建有水壩,為水力發電廠供水;1927年建造了兩座發電站。
山上的帕魯冰川清晰可見,山上霧靄瀰漫,遮蔽了山峰。冰川左手邊是帕魯峰,右手邊是伯爾尼納峰。
明明可以舒服的坐在椅子上觀賞風景,卻偏偏心甘情願縮在廁所前的小空間裡站立全程,只因這裡的窗子可以打開盡情拍照。
阿爾卑葛路姆站Alp Grum2091米等會車,遊客可下車拍照。
波斯基亞沃湖。
布魯西奧環形高架橋
布魯西奧環形高架橋1908年7月1日通車,至今已百餘年,是一個 360 度的螺旋軌道,由9座石頭拱門建成的高架橋,每座拱門長10 米,從空中鳥瞰,鐵道近乎圓形。
照片取自瑞士旅遊局
2023年是伯連納列車50 周年紀念,車上特地發送列車模型,車身兩側為沿線12個亮點;內裝12顆心型巧克力,與民同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