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蘭 (六) 克拉科舊城區
中央廣場
中央廣場是克拉科舊城區的主要廣場,形成於1257年。其面積為40,000 m²,是歐洲著名的中世紀廣場之一。廣場上有幾棟重要建築, 如:市政廳鐘樓、聖母聖殿、聖亞德伯堂、紡織會館及亞當米凱維茲雕像。
克拉科舊城地圖。
紡織會館
紡織會館是一棟文藝復興式的長方形建築,在15世紀黃金時期時,曾是重要的國際貿易中心。這裡進口東方的絲綢、香料、皮革和蠟,也將克拉科夫重要的礦產鉛、鹽與紡織輸出的集中地。
現在的會館改建為商店街,來自各地的紀念品,如: 琥珀、波蘭陶器、俄羅斯娃娃等,是購買紀念品的好地方。
清晨還未開店的景象。
市政廳鐘樓
原屬市政廳的一部,市政廳1820年拆除後,獨留鐘樓孤單的矗立著。
市政廳拆除前的樣子。
亞當米凱維茲雕像
亞當米凱維茲(1798.12.24-1855.11.26)雕像矗立在紡織會館前方,他是波蘭浪漫派詩人,也是民族英雄。紀念碑原建於1898年,是亞當米凱維茲誕辰100週年。1940年被納粹軍隊破壞,戰後於1946年重建。在1955年11月26日,詩人逝世一百週年揭幕。底座有4尊雕像,象徵祖國(前)、學識(右)、詩歌(左)及勇氣(紡織會館)。
聖瑪麗教堂
聖瑪麗教堂建於1489年,是座哥德式建築,以全世界最古老的哥德式祭壇聞名於世。左右兩塔高低不同,鐘塔(左)高80米,每個小時,塔頂都會出現號手吹號,有別於一般鐘塔是鐘聲。據說,是為紀念當年的一位號手,他發現韃靼人入侵時,及時吹號警告並拯救了全城居民,不幸被敵箭射死。
教堂大門。
教堂外牆上有揚三世.索別斯基的雕刻。
塔頂號手吹奏的時間很短,當我對好焦距,他已吹奏完畢。
聖亞德伯堂
聖亞德伯堂建於11世紀,位於中央集市廣場的東南角,是波蘭古老的石砌教堂。
聖彼得與聖保羅教堂
教堂位於中央集市廣場到瓦維爾城堡的皇家之路途中。是一座純巴洛克風格的羅馬天主教教堂,建於 1597 年至 1619 年之間。19世紀初,一度改為東正教堂。1842年,又改回天主教堂。據傳,因教堂前有12門徒雕像花費太多,所以教堂只能以簡單的磚塊建成。
教堂前有12門徒雕像,是以名貴的白雲石雕刻而成。
聖安德魯教堂
建於1073~1098年間,以白色石灰岩建成的羅馬教堂,內部已整修成巴洛克式。外觀是歐洲少數的堡壘式教堂,連1237年韃靼入侵都無法攻破。
克拉科夫大學
創建於1364年,是波蘭最早的大學。
校徽。
博娜書店
義大利的博娜‧史佛薩Bona Sforza,在1518年嫁給波蘭國王西格蒙特一世,成為將文藝復興潮流帶進波蘭的皇后。這裡就是博娜皇后創建的書店,現在是Bona book and coffee。
芙洛里安城門
約建於1300年間,在克拉科夫成為19世紀現代化城市以來,是唯一未被拆除的城門。聖芙洛里安原是奧地利林茲地區的消防員,他以一陶罐的水消滅了城裡的火,而被視為奧匈帝國消防守護神。故城門以聖芙洛里安來命名。
聖芙洛里安塑像。
樓堡(Barbican、巴比肯、防禦塔樓)
克拉科樓堡位於舊城北方,為了抵禦鄂圖曼帝國入侵,原建於1498年。圓形堡壘外牆厚度超過3米,有七座塔樓。以橋樑與芙洛里安城門相連,控制老城的入口。19世紀奧地利統治時期,拆除城牆,改建為公園。防禦性塔樓被重建為博物館。 克拉科巴比肯是在歐洲保留的三個哥德式巴比肯之一。
Jan Matejko 揚.馬特伊科雕像
揚.馬特伊科(Jan Matejko 1838-1893)是波蘭德高望重的愛國畫家,繪有許多歷史、神話、國王與英雄肖像等主題作品。他的畫作被認為不僅有藝術價值,也有社會意義。最著名的畫作為《格倫瓦德之戰》,以及《波蘭歷代國王的肖像畫集》。
晴天旅遊 http://www.sundaytour.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