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亞五國:塔吉克(一)潘杰肯
潘杰肯 彭吉肯特 Penjikent 2023年9月17日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潘杰肯為塔吉克第二大都市,位於海拔718公尺處,控制天山和帕米爾之間的交通要道,是粟特人於西元5世紀所建,為絲路上的重鎮。西元722年,阿拉伯人征服此處,城市被徹底廢棄,後來也未重建,有人稱這古城為「中亞的龐貝」。 我們首先參觀了遺址旁的小型博物館。
絲綢之路:澤拉夫尚-卡拉庫姆廊道(Silk Roads: Zarafshan-Karakum Corridor) ,2023年9月申遺成功,彭吉肯特為其中一處。
車輛停在遺址旁,前方瓦房就是博物館,站立遺址處往下拍攝。
潘杰肯壁畫
位於潘杰肯廢墟中發現的壁畫,儘管這些故事大部分源於粟特,但一些壁畫清楚地表現出因絲綢之路,融入其他地區的文學作品。描繪一些來自其他地區的著名寓言和故事。包括中世紀早期(元6至8世紀左右)的希臘和伊朗高原之間、伊朗高原和印度之間、以及中國和印度之間的文學傳統相互聯繫。牆上所畫的一些文學作品包括《伊索寓言》和印度的《五卷書》,大約42種不同的文學作品。西元 722 年被阿拉伯人征服,許多藝術品當時遭到破壞。考古發掘出的作品,分別在聖彼得堡的艾爾米塔什《冬宮》博物館,和杜尚比的塔吉克斯坦國家古物博物館展出。繪畫所主要原料是含有礦物染料的膠漆製成,很少使用植物顏料靛藍和茜草。
在原磚砌成的牆壁上仍保留了一些繪畫碎片,描繪當時的生活和宗教信仰。
使用的器皿與錢幣。
祅教儀式遺留下來的殘骸,及裝置器皿。
參觀完博物館後,再前往古城遺址巡視了一圈,廢棄了1300多年的古城,從1946年開始發掘工作至今,考古學家在城堡中發掘出包括:宮殿和堡壘牆、兩座祆教寺廟、工作坊和簡陋的住宅、郊區的墓園裡有祅教特有的拜火壇。主要的建築材料是泥和黏土磚。
中間可清楚看到建築材料是泥和黏土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