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祖列島-東引(2)太白天聲、東湧燈塔、烈女義坑、一線天
太白天聲
太白天聲的牌坊就在路旁的觀景台,巍峨巨石上視野極佳。在春夏交替之際,雨霧迷離,風聲與海浪澎擊岩石的潮聲交錯,有若太虛幻境,因以得名。
站在太白天聲牌坊前,仰望岩石上方寫有「仰高臺」。
擂鼓石
擂鼓石位於往東湧燈塔的步道左前方,是凸出於山壁間的一座花崗岩巨石,其形狀宛如圓形大鼓十分特殊。導遊表示:因為圓圓的石頭上方似乎有一隻靜臥的豬,當地鄉親都稱「擂鼓石」為「豬頭石」。
東湧燈塔
沿著步道穿過太白天聲、擂鼓石,才能抵達燈塔入口。東引燈塔(又稱東湧燈塔)位於世尾山山腰上。由於鄰近海域佈滿險岩暗礁,1901年發生過船隻觸礁,於是西元1902年興建燈塔。
燈塔高 14.3公尺,塔身為圓形紅磚建造,漆成白色,呈現著18世紀英式風格,由於設計優美,成為熱門的觀光景點。塔內還設有螺旋式樓梯。燈罩內安有旋轉透鏡的石油燈,每20秒會閃光3次。原先燈塔下方崖邊設有兩尊霧砲,現改增設霧笛一座取代霧砲。1988年文建會評定為國家三級古蹟,2016年升格為國定古蹟。
下方是霧砲與 霧笛。每當起霧時,燈塔的效果會減弱,此時霧砲就會發生作用,霧砲會發出巨響及光亮,也有照明的 效果,後來改用霧笛替代霧砲,現今船上都裝有GPS導航,所以燈塔就不是那麽重要了。
霧笛
霧砲
早期,燈塔位於管制區,守燈員需攜家帶眷住進燈塔裡,為了供應工作人員的食物,還設立了雞舍、豬舍等。在物資缺乏的年代,塔外的人對塔內的守燈員,可是羨慕不已,因此稱此地為「東引別墅」。
烈女義坑
位於東引島東側,天王澳的後方,有一座近百公尺高的海崖及海蝕洞所構成的峽谷絕壁。據記載,清末年間,閩海一帶島嶼時有海盜盤據。一日,一女子遭盜匪調戲,寧死不從,因而在此絕壁投海殉節。後人感念其貞烈,取名為「烈女義坑」,並在山牆上刻有「忠烈傳千古」五個大字。
夫妻石
現今外圍砌有一道仿古城牆,上鐫「義膽干雲天,忠烈傳千古」幾個大字,並立碑記其事蹟。古城牆中央有條步道往下伸入海灣就是烈女義坑。遊客可沿著欄杆步道至觀景台駐足眺望,不由得讓人感佩那位女子的勇氣。馬祖擁有雄偉壯闊的海蝕地形,烈女義坑及一線天就是最經典的代表作。
一線天聽濤
一線天也是一處海蝕溝地形,沿階步行向下,到了壕溝終點,兩側垂直岩壁,相鄰至相接,下寬上窄,向上延伸至天際,天空縮小如一線,因而得名。當潮水灌入時,底部海浪拍擊石塊,如萬馬奔騰之音,壯闊迴繞於岩壁間。兩座山崖之中築有坑道,並建有一座水泥橋相連,橋面距海面僅數十公尺,足以讓膽小遊客嚇到腿軟。
民國61年,時任參謀總長的賴名湯將軍蒞臨東引巡視。行經其間,步道幽暗,濤聲繚繞,別有「絕壁聽濤」的感覺,於是題有「天縫聆濤」四字,絕妙說出這個景點的動人之處。而今,「天縫聆濤」四個大字靜塑於岩壁之上。
兩座山崖之中築有坑道,並建有一座水泥橋相連。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