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張家界(二)黃龍洞風景區
武陵源風景名勝區
武陵源風景區於1992年列入「世界自然遺產名錄」。景區包括四大部分,《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及《索溪峪》、《天子山》、《楊家界》三個自然保護區。
黃龍洞風景區
黃龍洞屬於索溪峪景區,是石灰岩地下河侵蝕型洞穴,為典型的喀斯特岩溶地貌。黃龍洞於1984年正式對外開放,全區分為三個部分,黃龍洞、生態廣場及及新民族音樂秀《煙雨張家界》。
黃龍音樂廳
黃龍音樂廳又稱哈利路亞音樂廳,位於生態廣場入口處,2009年建成,建築面積達4,970平方米,由俞孔堅設計,藝術大師黃永玉題寫廳名。音樂廳背靠植被茂密的黃龍洞山體,綠化面積達3000平方米,是中國最大的單體斜坡綠化屋頂,也是世界上唯一的一家生態劇院。黃龍洞景區打造的民俗風情演藝劇碼《煙雨張家界》就在黃龍音樂廳上演。
黃龍音樂廳
黃龍洞生態廣場
生態廣場位在黃龍洞景區入口處,由北京大學建築與景觀設計學院院長、哈佛大學教授俞孔堅擔綱設計,總投資約1.5億元,2008年竣工。廣場佔地138畝,由三個景觀區組成,分別是旅遊服務、田園牧歌和風雨長廊。
《煙雨張家界》魚池 。
可愛的洗手間。
黃龍洞入口處有一排水車、書法碑林。
黃龍洞已探明的洞底總面積達10萬平方米,全長7.5公里,垂直高度140米,上下共分四層,每層的發育特徵有所不同。兩層水洞與兩層旱洞上下縱橫,形成洞下有洞,樓上有樓的螺旋結構。已開發洞穴中的二、三、四層部分洞段,約佔整個通道系統的一半。
黃龍洞內的4個特色:龍椅、定海深針、陰河、娃娃魚。黃龍洞號稱溶洞界全能冠軍,2005年被評為中國最美的旅遊溶洞,所以到張家界不要忘了來此一遊。
參觀黃龍洞有兩種路線
黃龍洞分旱洞和水洞,遊覽路線全長3.2公里,包括800米水路和2400米陸路。遊覽黃龍洞有兩條路線。一條是先陸路後水路;另一條是先水路後陸路。兩條線路看到的景點是相同的,只是順序不同而已,全程約需2小時。而我們是先水路後陸路。
黃龍洞導覽圖。
前方有兩個洞,左邊代表長壽,右邊是健康,任君選擇。
黃龍洞藏酒。
前廳—(龍舞廳)
龍舞廳是黃龍洞十三個大廳中面積最小的一個廳,面積約6000平方公尺。對面石筍林立的地方是龍舞臺,相傳是龍王爺跳舞的地方。在旁邊的峭壁上有一個華麗的包廂,相傳是龍王爺的小女兒和她的心上人正在那裡約會。
響水河(又稱陰河)
響水河位於第二層洞,是條陰河,全長2820米,水深6米,最深12米,遊覽其中一部分800米(約須8分鐘)。響水河平均水溫維持在16℃,是國家一級重點保護動物「大鯢」(俗稱娃娃魚)和「玻璃魚」生長的地方。沿途有龍王金盔、海貝浮空、海螺吹天、隱龍峽、插香台、天仙橋等洞中奇觀。
碼頭
頂部像大海貝,故稱海貝浮空。
下船後,是一條長台階呈Z字狀,看了就讓人腿軟,適逢淡季,不想爬的團客可搭原船回頭。
天仙橋
天柱街(第三層)
跨過洞穴中最大的石拱橋—天仙橋,便進入第三層的天柱街,天柱街是一長形石廊,廊中石柱林立、宛如天街。天柱街全長1公里,分為東、西兩街,左邊為東街石琴山,可敲出音色:右邊是西街花果山,石花重重疊疊。
天柱街。
鐘乳石是洞頂的碳酸鈣溶液,飽和而滴落,在過程中沉澱而成。其中自洞頂往下長的叫石鐘乳,自洞底下往上長的叫石筍,兩者相向生長連在一起就叫石柱。石筍、石鐘乳、石柱統稱為鐘乳石。
迷宮
迷宮是黃龍洞底層的一個支洞,堪稱景區精髓所在。長138米,寬10米,平均高度為3米,總面積達1,600平方米。須再買迷宮小門票的遊客,才被允許穿行其間近距離體驗。迷宮內景觀集中,還有音響石和瀑布,瀑布最高可達50餘米。洞中有水又有山,尤其是洞中有山,在國內溶洞中實為罕見,迷宮內有一尊存放了3.8億年的石花,乃黃龍洞鎮館之寶。聯合國官員桑塞爾曾來到黃龍洞,他讚歎迷宮:「這是我所見到的溶洞石筍最集中,神態最逼真的地方」。
龍宮大廳
龍宮大廳位於黃龍洞的最高層第四層,形成於20萬年前,龍宮底部面積為1.4萬平方米,面積最大,洞頂平均高度為40米,龍宮內現存有1705根石筍,被稱為黃龍洞的「心臟」。龍宮內的主要景點有「定海神針」、「龍王寶座」和「萬年雪松」三寶。
火箭升空。
龍王寶座
龍宮大廳中最粗大的一根石筍被稱為龍王寶座,底部直徑10米,高7米。龍王寶座中間是空心的,四周渾圓。由於龍王寶座上方洞頂的滴水量較大,大部分滴水轉化為層狀水流沿石筍周邊及底部斜坡流下,不斷加粗其直徑,並在其底部形成大型流石瀑。
定海神針
龍宮裡有一根又高又細的石筍,這就是「定海神針」。高達19.2米,兩端粗,中間細,最細處直徑只有10釐米,是黃龍洞最高的一根石筍,也是黃龍洞的「鎮洞之寶」。洞穴學家推算它至少需要近二十萬年才長到如今的高度。 「定海神針」上端離洞頂還有6米,估計需要6萬年就可以相連成為石柱。為表明它的價值,增強保護意識,早在1998年便為它買下了一億元人民幣的保險。
黃龍洞旅遊區被列為中國首批4A級旅遊景區,享有「世界溶洞奇觀」、「世界溶洞全能冠軍」之美譽,2005年被評選為「中國最美旅遊溶洞」。2008年獲得國家「環境藝術獎」,被讚譽為全國旅遊景區廣場的建設典範。